本报记者 谢超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新的一年,搞个新发型、染个新发色,换一个好心情。”“用新发型迎接新的一年,这才是过年该有的仪式感!”……新春佳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赶在节前“洗剪吹”已成惯例。22日上午,记者在西环路一家理发店看到,不足60平方米的店内,美发座椅上已经“满客”,沙发上还有五六位顾客正在等待。理发师们见缝插针,一会儿洗发,一会儿剪发,一会儿烫染,还要招待前来咨询发色和造型的客人,忙得不亦乐乎。
“这段时间,每天都要接待60多位客人,比平常至少翻番。过年前来店的顾客烫染居多,基本每个理发师都要同时服务两三位客人。”店长陈兵告诉记者,高峰时期,已经没有余力接待未提前预约的顾客,“如果没有提前预约,到店后要等很久。”
今年35岁的陈兵是河南许昌人,来丹创业已有16年。这个不大的理发店,可以说是他和妻子普萍萍经营的第二个“家”。“我们店虽小,却有着不少‘粉丝’。”陈兵几乎记得住每一位顾客,他骄傲地告诉记者:“店里生意以回头客为主,大家这么信任我,我怎么能辜负。”
陈兵介绍,理发这行年前生意特别好,一般从元旦开始就会特别忙,“干这一行以来,我最晚一次到除夕晚上才关门。”
采访中,陈兵的手几乎没有停过。只见他手中的剪刀灵活翻飞,一撮撮碎发落下。几分钟后,陈兵前后看了看,在鬓角处轻修数刀,用篦子将碎发梳出,拿起海绵在头发周围擦了擦——这是他独有的仪式感,表示头“剪”好了。“年前这段时间,基本上店门一开,客人就接连上门,一点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忙到晚上12点甚至更晚都是常事。”陈兵指了指柜台上自己点的外卖,“已经热了两次,还是没能吃上。”
“过年前的美发需求,通常都是换个全新发型迎接新的一年,所以烫染占比很大;还有一类是修剪发型,让精气神更足。”普萍萍告诉记者,有时顾客会结伴前来,“拉直、染发和烫发最费时,一般拉直和烫发要三四个小时,染发也要一两个小时。”
为什么要坚持做这份工作?陈兵诚恳又坚定地说,一是因为在这一行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放弃太可惜;再一个通过自己的手艺,看到顾客理完发开心的样子,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能抵过很多疲劳,“有些客人是老主顾,10多年来都在这理发,我特别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