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格”赋能社区“大治理”

核心提示: 我是来自于云阳街道振兴路社区的赵越霞,是一名社区书记,同时也是一名社区网格员。对于社区网格工作,我想从全面统筹网格化管理、个别重点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未来工作三个方面进行讲述。

111

赵越霞(中)听取“五老”人员对社区工作的建议。通讯员 云宣 摄

赵越霞 口述 本报记者 云莹 整理

我是来自于云阳街道振兴路社区的赵越霞,是一名社区书记,同时也是一名社区网格员。对于社区网格工作,我想从全面统筹网格化管理、个别重点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未来工作三个方面进行讲述。

打造“花开振兴议事厅”,构建“六力共治”新格局

振兴路社区下辖的都是新小区。新小区的治理痛点在于如何突破陌生人社会。于是我在统筹做好社区网格化治理工作上,全面启动了花开振兴议事厅计划,接近居民听取民声民意。为同步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汇聚社区、城管、公安、律师、物业、业主六方治理合力组建了“六方联动小组”,着力构建“六力共治”新格局,主要工作体现在环境卫生、安全管理、物业管理、居民纠纷、基础设施、社区服务共六个方面,以此来不断提高网格服务居民群众的能力。通过与“议事”“管事”有机结合,争取将热点难点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我们全力推动“你来说,我来做”的制度化实践,让“议事厅”成为居民化解矛盾纠纷的“好去处”。同时,持续推动“社区+红党员+蓝网格”基层治理模式,吸纳广大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同心协力共塑新区新貌,让广大居民群众“安家”更“安心”。

去年以来,“六方联动小组”线上+线下基层治理模式落地显效,社区网格员携手“六方小组”中的城管执法大队、中南物业在较短时间内对熙悦城小区绿化带“毁绿”乱象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力争全力整治绿化带“毁绿”乱象,提升居民爱绿护绿意识,体现了网格有所呼、部门有所应的运行机制。

为促进居民融入社区大家庭,激发大家参与社区治理的“邻聚力”,我们成立了“花开振兴艺术厅”,开设了朗诵、阅读、书法、唱歌等公益课堂,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交流互动的平台。在多期活动中,我们不断地吸纳更多的人加入了网格员和志愿者队伍。

振兴路社区还启动了“益起行”计划,联合共建单位派出所民警、智慧消防、物业保安、支部党员以及网格员,采取“车巡+步巡、重点巡+交叉巡”的方式,重点对辖区烧烤店、餐馆等易发隐患区域进行巡逻检查和整治,以保障辖区平安稳定;开设“服务夜场”,为群众提供业务咨询、政策讲解等便民惠民服务;深化“网格+服务”模式,让服务更精准对接居民多元化需求。针对群众安全方面的问题,我们不仅开展知识宣传与普及,更是做好日常巡查,对易发隐患的区域进行整治,以保障辖区平安稳定。

推行参与式治理模式,建设有人情味的“熟人小区”

新小区的治理发展动员居民参与很重要。通过前期一些活动对接,我们发动“五老”队伍参与社区网格化治理中,他们是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我们其中的一位“五老”志愿者,不仅带队伍参与社区网格治理,还带资源设备到我们社区开展活动,针对小区的一些矛盾纠纷问题,他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通过“联建+联解”方式,我们携手“五老”人员、党员、小区物业、微网格员等“合伙人”积极参与治理,全力壮大服务队伍,提升居民自治水平;成立“悦园基层治理小组”,开展联建共建活动,解决了公共设施改造、小区环境提升等问题。

如何合理地处理好社区、物业、业主三方关系也是社区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提出构建参与式治理模式,物业、网格员、“五老”们要发挥各自作用,积极作为,为建设美好社区发光发热。要坚持以居民需求为抓手,通过党建引领“共建共融”,持续融合社区、物业、业主三者关系,激活物业、网格员、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为民办事,进一步提升城市住宅小区参与式基层治理效能和水平,切实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参与式治理,我们引导小区居民走出家门、融入小区,构建有烟火气、有人情味的“熟人小区”。

线上线下齐发力,以“小网格”带动“大改善”

对于线上网格微信群工作,我们将积极地探索和学习,引导好网格微信群良性互动发展。

对于我们线下网格化治理工作,我们将持续开展多方联动,协同化解,由更多的人员队伍“进网入格”,建立“数据赋能、归集研判、多调联动、协同化解”工作机制,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夯实平安建设基础,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以“小网格”赋能“大发展”、托起“大平安”、带动“大改善”。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