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网络零售额达68.09亿元,同比增长7.35%
我市电商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本报讯(记者 菀滢)随着电商新模式、新业态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市抓住电商发展新机遇,积极推动电商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催化剂”。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我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江苏杰思眼镜有限公司看到,10余名工作人员正忙着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客服邮件,解决顾客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支付困难、物流查询等各种问题。他们还需确认订单详情、安排发货事宜,并与物流公司协调确保包裹按时送达。为保证库存水平合理,他们还会定期审查现有库存量,并根据销售预测做出相应调整。
“我们是一家跨境眼镜电商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每天出口500余副眼镜到北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地。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额达到36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公司负责人陆勇表示,之所以选择落户丹阳,是因为这里有着良好的营商环境,背靠“眼镜之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从镜架镜片组装成镜、物流输送、出口到退税等各个环节都有完善的配套服务。陆勇补充道:“跨境电商是将本土产品销往全球的一座桥梁,产品最快可以在下单后的3天内送达大洋彼岸的客户手中,体现了‘丹阳速度’。”
近年来,我市电商产业发展迅猛,线上流量转化为实际的销售增长。在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大厅一块很大的显示屏上,可以看到当前电商交易额、各类商品的销售情况对比图等,一串串跳动的数据实时展示着我市电商领域的“脉搏”:今年上半年,我市网络零售额达68.09亿元,同比增长7.35%;全市共有12家快递企业,上半年完成快递业务量5173.33万件,同比增长23.39%;仅7月份,我市网络零售额达10.31亿元,占镇江市总额的52.31%,其中日用品类增长幅度尤为明显……
据介绍,自2020年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我市全力推动电商项目建设,构建了电商发展四大体系,形成了集公共服务、培训孵化、产品打造、仓储物流、数据服务为一体的电商生态产业链。目前,全市活跃的网络零售店铺数达6170家,累计关联企业1036家,电商从业人员超过1.4万人,农村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等指标年均增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
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光明表示,随着电商新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我市将在电商人才培训、电商新业态孵化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促进产业数字化和贸易数字化融合发展,推动我市电商产业迈上新台阶,并通过优化电商生态环境、培育更多优质电商企业,发出更响亮的“丹阳声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