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个小区的老年人都熟悉他
——记化肥小区“老人卫士”石士法
本报记者 贺丽华 通讯员 朱明刚
图为石士法整理小区内乱停放的非机动车。
记者 贺丽华 摄
“记者同志,我看到丹阳日报上有个‘我和我的邻居’栏目,报道大家身边的好邻居,我也想讲一个我的好邻居的故事,他帮助了小区里很多老人。”昨日,化肥小区一位名叫李龙英的老人给本报热线86983119打来这样一通电话。含糊不清的叙述中,记者听明白她不断念叨的那个人名叫石士法,经常帮助小区里的老人,小区很多老人都熟识。
见到李龙英时,她不时强调“石士法真是个好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原来,前阵子,她下楼梯时不慎崴了脚,跌坐在楼道里动弹不了,老伴正在住院,子女也不在身边,感觉很无助的她马上想到了石士法。李龙英说,手机里的电话号码还是两个月前自己老伴晕倒在卫生间那次,石士法赶来帮忙后特意让她存下的。
“电话打通后,石士法问了一下情况就安慰我不要担忧,他尽快过来。”李龙英告诉记者,因为不放心,她又给自己正在上班的女儿打了电话。后来,李龙英才知道石士法当时不在附近,“但他来得很快,我女儿到的时候他也赶来了。”李龙英感激地说,那天,石士法将她背下楼后又和女儿一起将她送到医院。
据了解,李龙英居住的化肥小区是个老小区,70%以上的居民都是老年人,且多为独居或空巢老人。但提起石士法,小区里不少老人都认识。走访中,坐在路边聊天的几位居民告诉记者,这些年,石士法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了小区里的一位又一位老人,只要老人有需要,他总会赶到帮忙。“我们都称呼他是小区里的‘老人卫士’。”几位认识石士法的老人笑着说。
当天过来看望父母的谈女士告诉记者,石士法救过她的父亲。“去年一天夜里,父亲突发疾病,但我母亲因为听力退化,听不到父亲呼救,当时情况特别危急。”谈女士说,好在住在前面一幢楼的石士法听到呼救声赶了过来,在多次敲门无人回应后,他拨打了110和120,民警赶到后强行开门,随后医护人员也及时赶到,父亲才得到救治。
随后,记者见到了石士法,今年62岁,是一名退役军人,十多年前搬到化肥小区。石士法说:“一方面,我的年龄比小区里许多老人要小一些,而且当过兵,身体素质好,能够给需要帮助的邻居搭把手;另一方面,我是一名有着40年党龄的老党员,为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我的入党初心。”翻开石士法的手机通讯录,记者看到里面保存了很多老人的电话号码,名字、门牌号等都备注得清清楚楚。
化肥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对石士法也有很深印象。“他是社区里的热心人,经常帮小区清扫垃圾,整理公共车库里乱停放的非机动车,还会调解邻里矛盾。”社区工作人员胡杰说。
对于大家的赞扬,石士法腼腆地说“都是些小事情”。记者问石士法这些年做了多少这样的“小事情”,他说一百多吧,也许两百多,记不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