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站里的“亲情粽”包了三十载

核心提示: “阿姨,你看我这个粽子包得怎么样?”“真的不错,可以说完美。

6b4e91c63016343f5e4dad7407ec210f

图为社区志愿者和消防员一起包粽子。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阿姨,你看我这个粽子包得怎么样?”“真的不错,可以说完美。”昨日上午,云阳消防救援站的餐厅内传来欢声笑语,来自大定船社区和云阳桥社区的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与消防员们一起包粽子。其中,来自大定船社区的大妈们已经连续30年,在端午节前为消防员送上“家的味道”。

“糯米与粽叶要平齐就好了,绳子一定要扎紧喽。”“糯米不能放太多了,不然等一会儿煮就散开啦。”在包粽子的过程中,社区的大妈们像妈妈一样与消防员边包粽子边唠家常,耐心地教消防员们选粽叶、放糯米、塞肉块。

今年87岁的储凤清是大定船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她告诉记者,这些粽叶、糯米、肉等都是她们最近陆续买齐的。“尤其是肉,我们提前一天起了大早去买,回来后切成小块,再腌制一晚上,现在才可以用。咱们得让消防员们吃得美味,吃得放心。”储凤清说。

对于许多年轻的消防员来说,包粽子还是头一回,平时在训练场上生龙活虎的他们,对裹粽却一时无从下手。“阿姨,您看我这样包对不对啊?”“粽线要这样系才不会散开……”他们一边包一边向大妈们“取经”,直到包出一个像样的粽子。“终于包好了一个,不漏米。”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消防员们纷纷露出喜悦的笑容。

“每年端午节前,社区的大妈们都会来我们这里包粽子。”云阳消防救援站副站长齐奇告诉记者,站里有近一半的消防员都来自外地,有安徽的,山东的,还有浙江的,虽然都不算很远,但节日里不能待在亲人身边总是一种遗憾,“以前大妈们都是把包好的粽子送到我们手里,现在我们向大妈们学着包,大家一起包,一起吃,过节的思念之情便更多地化成了一份欢乐。”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希望通过制作、品尝传统美食来排解他们的思乡之情。”储凤清告诉记者,过去三十年里,每年的端午节前,她都会和社区的老姐妹们一道,为消防员们送去亲手包的粽子。粽子的美好寓意有很多,储凤清希望,这些年轻的消防员每次出任务“粽”能平安回来。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