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周云轩将爱心捐款递到蒋成平手里。 记者 马骏 摄
在老年公寓里,百岁老人周云轩将一个红包塞到我手里。老人一遍遍说着“没多少钱”,她只是想为社区里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尽一份力。原本是我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和社会爱心组织来看望老人,庆祝她的百岁生日,没想到,老人的生日愿望竟是传递一份爱心。
老人退休前是一名教师,社区里相熟的人都唤她一声“周老师”,这不仅是出于对她教书育人数十年的尊敬,更是为她那颗坚持了数十年的爱心所折服。
算起来,老人做公益已经三十多年了。老人曾告诉我,那是1994年,她第一次捐款,当时她在报纸上看到有困难学生需要帮助,于是找到相关部门,委托他们帮忙捐款。第一年是一百元,第二年老人把孙子也动员起来,一老一小一起捐,数额也从一百元变成两百元,之后又增加到四百元、六百元……数十年来,每年捐款早已成为老人的一种习惯。老人说,她曾无意间得知,有一位困难学子在她的捐助下考上了大学,这让老人高兴了很久很久。
护工说,老人知道我们当天要去,再三梳理了一头白发,并且穿上了她最爱的一件大红色外套。对很多老人来说,有人前来慰问,意味着送来一些慰问品,意味着一段时间的热闹陪伴,但老人并不在意这些。如此正式,是老人希望我们能认真帮她完成这一生日愿望。
老人说话,常常是以“毛主席教导我们”开头,在她的内心里,旧社会把她当根草,新社会把她当成宝。她总说,是党的好政策让她过上了好日子,也让她长命百岁。“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也是一种养生。”这是老人的“长寿秘诀”。不仅如此,生活在新社会新时代,老人的心态尤其好。“忘记年龄,忘记病痛,忘记烦恼;人老心不老,人老志气不退,人老爱心不减;规律生活,适量运动,心态平衡。”老人将这些写给我看,满脸都是满足的笑意。
临走时,我才想起来,老人此举并非心血来潮。不久前,老人曾坐着轮椅到居委会来坐了坐,和我聊会儿天。老人问我,有什么事是她力所能及,她想为社区再做一点贡献。我随后说起社区里的“老龄化”问题,告诉老人我们现在最关心的就是社区里那些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没想到,老人竟听进了心里。
我们正在追求的便是打造一个善人善举、文明幸福、适合养老的和谐社区。有这样一位不一般的百岁老太,是我们社区的福气。
(大定船社区党委书记 蒋成平 口述 记者 马骏 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