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解放获新生,光明照进千万家

核心提示: 这是一份丹阳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印发的房契,房契上清楚地记录着:坐落城镇;种类草瓦房;地名中草巷。

郭月仙:

翻身解放获新生,光明照进千万家

图为郭月仙老人在展示解放后由丹阳县人民政府重新印发的房契。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这是一份丹阳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印发的房契,房契上清楚地记录着:坐落城镇;种类草瓦房;地名中草巷。“这张房契是我邻居的,是解放后由丹阳县人民政府重新印发的。他们家房子和我们家的连着。1954年,我父亲买下了邻居的房子,邻居便把这张房契一并给了我们家,我一直收藏着。”今年95岁的郭月仙老人一直住在中草巷,她的家见证了解放,也经历了解放前艰难混乱的岁月。

“抗战时期,县城里很乱,我们一家人曾逃难到现在的开发区普善社区那一片,直到抗战胜利,我们才回来。本以为日子会好起来,但事实并非如此。”抗战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家住县城里的郭月仙经常能看到国民党军队的所作所为。“有一回,一个国民党兵到我家附近的一家面店吃面,吃完后却不给钱。”老人说,“那个兵大喊着‘老子给你们卖命,吃个面还要给钱?’说完一挥手里的棍子就走了,店里的人都害怕,不敢再去要钱。更没想到的是,此类事情后来竟经常发生。”

除了国民党的兵欺负老百姓,国民党之间的内斗也被郭月仙看在眼里。“有段时间,国民党的一个团长租住了我们家的一间房。”老人说,那时候,谁手上有枪,谁就是一个地方的掌权者,各种苛捐杂税也都交到那些军官那里,“后来,又有一个团长带兵进驻到了我们这里。为了争夺权利,后来的团长把之前住在我家的团长骗了出去,设计将他给电死了。”

解放前夕,县城里的白色恐怖愈演愈烈。“我记得,那时候国民党到处抓共产党,宁可错杀也不放过一个。在当时的中山桥和贤桥,分别挂着一个人头,说是被杀的共产党人的。”老人说,当时城里的很多老百姓虽然知道国民党不好,但也不知道共产党好不好,“那时候国民党搞宣传,说共产党来了就会没收个人财产,大家将信将疑。”然而,那时不满20岁的郭月仙却知道,一定是共产党好。

原来,一位卖鞋的朱师傅租了郭月仙家的门店做生意。闲暇时,朱师傅便会给郭月仙讲一讲共产党和解放军的事,小丫头听得津津有味,也渐渐了解了共产党是为人民的,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那时候,我还帮朱师傅送过信,地点是离我家不远处的一间茶馆,走路过去大约十多分钟。我每次都会把信交给一个抽旱烟的大叔。”解放后,郭月仙偶遇过那位朱师傅,那时她才知道,原来朱师傅和那位大叔都是中共地下党员。

1949年4月22日深夜,郭月仙听到屋外有声响,便推门出去看,“路两边有不少人躺在地上睡觉,我去问了才知道,那些都是解放军。”第二天一早,郭月仙便听到屋外传来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老百姓夹道欢迎,有人拉横幅,有人唱着,有人跳着。解放军进城了,战士们一边走一边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郭月仙听到这些,不自觉地加入了欢迎的人群,一边跟着唱,一边流着激动的眼泪,“大家都在说,解放了,看到太阳了。”

解放后,郭月仙在“扫盲”中有了知识,之后上夜校,考上了丹阳师范,成了一名人民教师。“我当了31年的教师,心里始终只有一个想法:共产党解放了我,带来了光明,我要在教师岗位上发光发热,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好青年,让他们成为栋梁之材,为我们的国家多做贡献。”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