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为第一批迎接解放军入城的市民”

核心提示: “那年我15岁,正就读于丹阳县立师范学校,当年的校址就是现在人武部所在位置。丹阳解放那天,我亲眼目睹解放军进入丹阳城区,当时的我很激动,一晚上都没睡。”今年90岁的“老城里人”韩家驹回忆起75年前的那个夜晚,依然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我成为第一批迎接解放军入城的市民”

——15岁那年他见证了丹阳解放

本报记者 曾丽萍

编前:75年前的今天,1949年4月23日,丹阳全境解放。自1949年4月24日起,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上海局等领导机关陆续移驻丹阳,解放上海从这里开始……从此,丹阳和上海的命运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两座城交织成一部关于坚持和变革、传统与创新的史诗。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4.23”丹阳解放75周年、“5.27”上海解放75周年的重要节点,即日起,本报推出《75周年·铭记——从运筹丹阳到决胜上海》系列报道,记者将通过寻访亲历者,追寻红色足迹,在老物件里透视历史、解读时代,唤醒红色记忆,重温革命岁月……

1949年4月22日夜11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丹阳,4月23日丹阳全境解放。

“那年我15岁,正就读于丹阳县立师范学校,当年的校址就是现在人武部所在位置。丹阳解放那天,我亲眼目睹解放军进入丹阳城区,当时的我很激动,一晚上都没睡。”今年90岁的“老城里人”韩家驹回忆起75年前的那个夜晚,依然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这个看似普通的黑色公文包就是丹阳解放的见证之一,我记得是在1948年买的,质量非常好。你看这包除了边角被磨破点皮,其他都没坏,工作时这个包几乎和我形影不离。”韩家驹一边回忆往事,一边打开手中那个陈旧褪色的黑色公文包,从包里拿出他上学时期的学生证、借书证、毕业证等一沓个人证件资料。抚摸着这个公文包,韩家驹的思绪回到了75年前——

“在丹阳临解放的前几天,长江北岸解放军的阵阵炮声像春雷一样传到城中老百姓的耳朵里,我后来才知道那是解放军渡江的炮声……那几天,驻扎在丹阳的国民党官兵们一片慌乱,往日繁忙的大街上,商店都半闭半开着,尤其是晚上,行人更少,冷清的氛围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韩家驹说,4月22日,解放军开始进入丹阳境内,4月23日晚上大部队陆续进入丹阳县城。

通过翻看史料记载,记者发现,当时韩家驹听到的阵阵炮声的确是我军渡江的炮声——1949年4月20日午夜,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冒着敌人炮火,以简陋的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江面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天堑,一举突破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直到4月23日,解放军突破国民党军队设置的道道防线,解放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同时解放了丹阳、无锡、镇江等12个大小城市。接着,各路大军继续向南挺进。

“我记得那年4月23日的丹阳是个晴天,没有风,阳光灿烂。白天的县城一片寂静,中午时分,我在学校东边新北门城墙下的小径上看到被击退的零零散散的国民党士兵在逃跑。晚上11时左右,我正在学校值班护校,忽然隐约听到‘踏、踏、踏’的马蹄声从学校北面传来。”韩家驹说,马蹄声、脚步声,由小变大,他当时心头一震,探头从窗户向外望去,随即激动地大声喊道:“解放军来啦!解放军来啦!”随着韩家驹的喊叫,校内师生们全部奔到了校门口,用掌声欢呼声欢迎着一波又一波到来的解放军部队。只见他们精神抖擞、整整齐齐地扛着枪,有的牵着马匹,从师生们面前走过。“看到我们半夜站在校门口欢迎他们,他们也侧身向我们招手或点头致意,此情此景至今都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一辈子也忘不了。”韩家驹说,作为第一批县城内的市民迎接解放军进入丹阳城的经历让他深感自豪和光荣,总是逢人便分享这一激动时刻。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每当耳边回响起这首《解放区的天》的旋律时,韩家驹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他说,75年过去了,自己还是能一字不差地记得歌词。“4月24日一大早,年轻的解放军们就来到学校,看望我们全体师生,他们和蔼可亲地和我们拉着家常,教我们唱《解放区的天》《东方红》等红色歌曲。就这样,曲谱简单的《解放区的天》很快在全城传唱开来。”韩家驹说,当时,丹阳民众刚脱离苦海,盼来了解放军,城市获得了新生,大家都怀着喜悦的心情,跟着唱这首让人兴奋的歌曲,也同心唱响了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让丹阳历史上演了新的乐章。

丹阳解放后,以邓小平、陈毅为首的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等3万多名各界精英陆续进驻丹阳,拉开了解放上海的序幕……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