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汤德荣与丹阳眼镜业

核心提示: 我的父亲汤德荣,生于1924年。

■ 汤金斌

我的父亲汤德荣,生于1924年。1939年,因家境贫困,年仅15岁的他被爷爷送去苏州学徒做眼镜,老板是本村本家的一位长辈,叫汤三元,当时在苏州开办了一家眼镜小作坊,也就十多个人。当时的苏州,轻工发达,做眼镜镜片、镜架的小作坊有十好几家,规模都不大。新中国成立后都参与公私合营,合并到了国营眼镜一厂、二厂,一厂专门做眼镜架,二厂专门做镜片。

我父亲因在家读过两年私塾,人也比较聪明好学,所以镜片、镜架技术都能掌握。后因技术比较全面,辗转苏州、上海,被多家企业聘为小师傅。就因为得益于这些经历,为他日后参与帮助人家筹办眼镜厂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时眼镜店的配镜服务专做镜片,且每个较大眼镜店都是前店后厂形式,设有自己配套的镜片工厂,因而专业眼镜厂生意不好,利润也很低。后专业镜片工厂逐步转为专做光学镜头、光学仪器,苏州当时就由多家镜片厂整合成一光、二光、三光、四光等几家光学仪器厂。我父亲被分配去当时的苏州医学院附属工厂,专做显微镜,后因工厂改做军工产品,厂名改为267厂。我家因有点儿海外关系,不适宜在军工单位,他又被分到了四光厂工作,当时做照相机、镜头等光学产品。因工厂规模扩大,当时国内工业机械设备企业较落后,一些专用设备需光学厂自己研发制造,工厂成立了金工车间,专门负责工厂内部所需的专用小设备生产和维修。父亲被委派去当了金工车间主任,岁数大后又转去生产科,负责生产协调和原材料、设备的采购。1978年,因政策许可子女接班,我父亲当时56岁,提前病退,让我二弟接班。

时间回到1970年,当时因计划经济,各种工业品等物资都极为匮乏,当时有个经济学家叫费孝通,经过长期调研,向中央提出“无工不富,无粮不稳”发展新思路:可利用社会资金和力量来生产工业品,用以弥补国有企业产品供应不足。乡镇企业苏南模式就此应运而生。

我父亲提前退休,其一是为我二弟能接班,主要还是之前工作期间,已经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和资源,为家乡好几个村创办了眼镜企业,名声在外,很多想办眼镜厂的村镇领导都联系他,让他赶快退休,去帮助筹办眼镜企业。他退休后不久,随即被企业聘请为师傅,开始了他在丹阳眼镜行业的企业创办之路。可以说,王一鸣老前辈是丹阳眼镜业点燃火种之人,而我父亲可谓是播撒火种之人。

我父亲第一个帮着筹办的眼镜厂,是在我们家乡司徒大坟村。1971年,在苏州眼镜厂下放工人前辈汤金锁和大坟村领导的共同要求下,我父亲全力帮助创办起了大坟村眼镜厂,这也是司徒乡第一家眼镜片厂,从材料、设备到聘请技术人员等各项事宜,我父亲都亲力亲为。同时期,隔壁的谭巷村也有人办起了眼镜厂,我父亲也为他们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这个厂就是现在的东方、海昌及宇洲光学的前身。

1972年春节,当时的司徒乡政府工业办公室主任谭志交,请司徒当时在外工作回乡过年的工人师傅到乡政府喝茶,向大家征求意见,请大家集思广益,为家乡做点贡献,司徒乡镇要办企业做什么好?我父亲当时提出就办眼镜厂,因为之前他已经帮助几家成功办起了眼镜厂,在材料、设备、技术、销路等各方面都心中有数,可以说是胸有成竹。乡政府经研究,当时也采纳了他的建议,随即开始了各方面的筹备。经我父亲的积极参与,1973年刚过了年,司徒眼镜厂正式成立,并开始投入生产,这就是现在万新集团的前身,当时只有六间平房厂房,十几个工人,前期投入也就几千块钱。从此开启了司徒这块大地上眼镜产业的发展辉煌之路。

由于投产后产品销路很好,且产品生产技术要求不高,投资也不算太大,且已有了几家成功的先例,后来在司徒各村陆续办起了十几家村办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都倾注了我父亲的精力和心血。不管是技术、设备,还是材料、采购等各方面,都是有问必答、亲力亲为,毫无保留,甚至亲自上门指导。

除了在家乡司徒帮助发展眼镜企业,我父亲的足迹还遍及临近的河阳、全州、大泊、荆林、城镇(云阳)等众多乡镇眼镜企业。他应邀前往这些企业主要是协助办厂,或进行临时技术指导。当时我也已经到司徒眼镜厂上班,我父亲精力仍很充沛,可以到处跑,既能发挥他的技术长处,也能挣点小钱补贴家用,可谓皆大欢喜。我印象中只知道当时家里经常有要办眼镜厂的老同事或乡村领导上门向我父亲求教,我父亲性情开朗,愿意也善于跟人交流。他的足迹也涉及了二十多家眼镜企业,帮助人家办成了厂,受到了普遍的尊重,他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一晃五六十年过去了,丹阳眼镜已经从星星之火燃成了燎原之势,生产和贸易企业已数以千计,产品行销全国乃至全世界,俨然成了丹阳这座城市最为亮丽的名片,已实现了“提到丹阳,就会想到眼镜,提到眼镜,就会想起丹阳”的理想效果。

写下这篇小文,用以缅怀我的父亲及当年和我父亲同辈的丹阳眼镜业先辈们,感谢他们为丹阳眼镜的发展辉煌作出的杰出贡献!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