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把“娘家学堂”办进职工群众“心坎里”

核心提示: “原来我的学历和能力达不到公司的发展要求,后来参加了市总工会的‘求学圆梦’行动,学历和能力获得了双重提升。”学员张红强感慨。

本报记者 郡玉 通讯员 许芳

“原来我的学历和能力达不到公司的发展要求,后来参加了市总工会的‘求学圆梦’行动,学历和能力获得了双重提升。”学员张红强感慨。张红强口中的“求学圆梦”行动是市总工会组织的“劳模先进和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本科班”。据悉,为圆更多产业工人的“求学梦”,今年3月,市总工会组织的劳模先进和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本科班又开课了,24名学员将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模式进行学习。

“娘家学堂”助力劳模工匠“求学圆梦”

很多劳模工匠一身光环,拥有高超的技术和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但因为缺乏系统学习,知识和技术都会遇到“天花板”。镇江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飞达钻头股份有限公司优秀员工彭礼颖对此深有体会。她2001年入职飞达,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深刻意识到自身学历和专业将会是后续工作中的瓶颈,为此报名参加了市总工会组织的“劳模先进和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本科班”。

2016年,市总工会便开始实施“求学圆梦”行动,开办劳模先进学历提升大专班、高技能人才学历提升本科班,累计补贴45.8万元,助力510名一线产业工人、劳模先进获得了学历、学位证书,让一线职工及劳模先进在圆了大学梦的同时,技术技能及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市总工会负责人介绍,劳模工匠通过系统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理论和实操技术,把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带回各自岗位上“传帮带”,引领和带动广大劳动群众用劳动创造幸福,用奋斗实现梦想。“它是我们这些产业工人提升学历、素质的一个好机会。”学员邹一飞对劳模先进本科班这样评价。

“娘家学堂”“催化”产业工人从“工”变“匠”

“我们在选择和制定课程前,首先向基层企业与职工进行需求调研,建立培训效果的评估机制,强化学堂跟踪问效,并针对企业、职工和教师三方真实反馈对内容动态调整,最大程度上满足教学相长。”职工学校校长史安石介绍,一直以来,市职工学校紧紧把握职工需求,坚持课程创新,确保企业需要什么课、职工想听什么课,就开发什么课的原则持续打磨精品课程。

目前,市总工会已形成涵盖政治理论、企业管理、心理健康、技能文艺等4大类50余门课。市总工会还开展了你“点”我“送”公益课,此项活动开展近十年来,始终保持每周1~2节的点课频次,年均培训机关企事业单位近50场次,惠及职工近1.2万人次,通过精准对接企业职工所需,进一步擦亮工会实干成色,点燃职工建功立业的热情。

“娘家学堂”定位职工需求促发展

围绕“结构合理、开放共享”的工作目标,市总工会建成了“党组织书记、劳模先进、业务骨干、专家学者、客座教授”5个类型的师资库,内含一支16人的劳模先进、思政教师讲师团,集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辅导30余场,有力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进企业进班组。同时,全市打造了各类各级别职工书屋26个,开展经典诵读、读书分享会等活动20余场,参与职工500余人次,进一步擦亮了工会政治底色,夯实职工奋进实干的热情。

“我们与市总工会进行宣讲活动联盟后,释放了‘1+1>2’集聚效应,从而带动了更多的宣讲力量。”市委党校优秀讲师张晓晶表示,今年,市总工会特邀市委党校“丹心向党·季子讲堂”志愿服务宣讲项目与“双进”宣讲活动结对共建,并结合你“点”我“送”活动,整合三方优势力量,着力破除理论宣讲的堵点和短板,使理论宣讲活动切实成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品质提升的“红色引擎”,切实打通企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米。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