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马灯阵舞”,幸福年里舞翩跹

核心提示: 《马灯阵舞》因其独特的阵法演示和浓郁的地域特色,表达了祈福平安、喻昭吉祥、志贺成功、升华精神,在文化传承、文史研究、军事价值、文艺欣赏、社会和谐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保护、发展价值。

abc12273cf5e0901dd8ed91bd5fe0651

图为唐阿龙(左)和李晓棣(右)在为表演做准备。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我们先把这些新马灯都组装好,走几步,试试效果……”元宵节前,在皇塘镇文体中心,两位老人正在为当地传统的南建村《马灯阵舞》表演做着准备。今年73岁的唐阿龙是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人,而比他年长一岁的李晓棣则是团队的领队。一个在台下统筹全局,一个在台上引领众人,老哥俩搭档了大半辈子。

皇塘镇南建村《马灯阵舞》是一种具江南马灯表演风格,以走马灯、跳马灯、舞马灯、唱马灯,并结合阵法演绎的广场传统民间舞蹈文艺形式。《马灯阵舞》因其独特的阵法演示和浓郁的地域特色,表达了祈福平安、喻昭吉祥、志贺成功、升华精神,在文化传承、文史研究、军事价值、文艺欣赏、社会和谐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保护、发展价值。该项目于2011年被江苏省文化厅公布为第三批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展名录,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名录,其传承人唐阿龙于2012年被镇江市公布为第二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我们南建村《马灯阵舞》相传起源于唐代,从皇宫中皇太子闲遣娱乐到军队中士兵娱乐再到流传至民间文艺表演,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变迁和文化传承。”唐阿龙介绍说,“我所了解的《马灯阵舞》都是我的父亲教给我的,而我父亲则是他的姑父教给他的,再往上就不清楚了。”时至今日,每逢佳节盛典,喜庆要事,《马灯阵舞》仍是当地人最为期待的传统表演之一。

“每年最忙碌的时候是从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李晓棣说,“《马灯阵舞》是农历正月里的活动,但主要是在元宵节前后。根据传统,参演《马灯阵舞》有‘上灯元宵下灯面’的习俗,说的是《马灯阵舞》表演前后演员们的吃食。”

李晓棣从十一二岁开始接触《马灯阵舞》,三十岁参加正式演出,这一舞就是四十多年。在他看来,南建村的《马灯阵舞》有着深厚的底蕴。“我们的《马灯阵舞》有别于单调的走马灯和跳马灯等固有的传统表演程式,讲究布阵和阵法的变化。布阵时,在东南方立两面大纛(灯旗和红旗),再按东南西北四角,架起四竿高挑红灯,以明示阵法方位。演出由鼓点指挥,并由两人担任领灯。每组人物造型前面均有一马灯前行,每换一阵势走一圆场,演出过程均为行进式。”李晓棣说,“各组演员跳马灯时不断穿插和交织变换队形。阵法严谨,井然有序,首尾呼应,环环相扣。队伍中的人物或神勇、或缠绵、或诙谐、或滑稽,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特色。”

在阵仗方面,《马灯阵舞》演出时人数可达六十多人,分别装扮成《西游记》《白蛇传》《八仙过海》《济公》等民间传说中的人物造型,伴以一些民间说唱节目,多半为滩簧(锡剧曲调)和吉祥祝福类的民谚、民谣。值得一提的是,《马灯阵舞》不仅可以在白天表演,还能在夜间演出,灯随人走,游离晃动,灯灯相映,煞是好看。

“每年元宵节,《马灯阵舞》都是当地人的焦点。”李晓棣说,《马灯阵舞》曾在浙江嘉兴的“江南文化节”上荣获行街表演金奖,也曾在省民协主办的《凤舞江南》丹阳市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上获得一致好评,“我们这一代年纪大了,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马灯阵舞》,让《马灯阵舞》文化得以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下去。”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