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浓浓聚力量 乡情切切话发展

核心提示: 连日来,记者走访部分回丹过年的乡贤或视频采访在外乡贤,他们言语中爱乡惦乡的切切深情令人动容。

乡愁浓浓聚力量 乡情切切话发展

——丹阳乡贤点赞家乡新面貌

本报记者 郡玉 丽萍

他们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远离故土、寻知求学;他们惜别故土、艰苦创业,凭能力创事业、靠才干走天下,凭借个人的勤劳、智慧和汗水,在不同领域书写着属于各自的精彩……他们是丹阳的骄傲,虽离丹多年却从不“缺席”家乡发展。连日来,记者走访部分回丹过年的乡贤或视频采访在外乡贤,他们言语中爱乡惦乡的切切深情令人动容。

愿为家乡作贡献

“我生在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家庭里,父亲叫王百先,早年曾就读于北洋大学,但由于五四运动的爆发未能完成学业,后就职于浙江兴业银行。母亲叫姜锦,毕业于丹阳正则女校,是一名教师。丹阳是一座红色的城市,我就是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出生。”今年92岁,现居北京的王越说起自己的父母和家乡时,满脸骄傲。

出生于丹阳的王越,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仅有的34位两院院士之一。“小时候,我从丹阳迁居天津,进入天津耀华学校读书时,就一眼喜欢上了这个学校,因为学校门口有一座桥和一条河,和丹阳老家门口的‘一座桥和一条河’非常相似,特别有家乡的‘味道’,所以记忆深刻。”王越说,这些年,他时常回忆儿时在丹生活的场景,尤其是脑海中忽隐忽现的“一座桥和一条河”。

岁月愈久,乡愁愈浓。“2008年,我特地回丹,想要寻找家的位置。当时我去了老城区的南门大街周边寻找,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城市变化太大,没能找到老家的具体位置。但这次回丹之行让我看到了丹阳的新变化、新发展,心里很是欣慰,希望丹阳越来越好!”王越说。

回家,是在外游子对“年”最深的执念。父母过世后,王越很少回丹,尤其是如今他年事已高,出行非常不便。视频采访时,王越还亲笔为丹阳人写下了寄语:我己(们)丹阳人定为国家发展多作贡献!

“离开家乡已经63年,但每当想起丹阳,仍感觉到非常亲切。”国务院研究室原副主任兼国务院总理办公室主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姜云宝说。

故土情深,乡愁难忘,一直激励着在外乡贤关心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交谈中,姜云宝不时会用家乡话与记者交流。他说,在北京听到熟悉的乡音让他倍感亲切。“2023年,丹阳GDP突破1500亿元,城市综合实力、绿色发展等指标稳居全国百强县前20位……”说起家乡的巨大变化,姜云宝频频点赞,对家乡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这些年,姜云宝始终关心家乡的发展与建设,退休后任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期间,曾数次带队到丹阳进行产业调研,深入恒神碳纤维、万新光学等企业实地考察,全面了解丹阳产业发展情况,并提出中肯意见和建议。他还为刚刚创刊的《丹阳人》杂志亲笔题写刊名,希望该杂志进一步凝聚丹阳乡贤力量,助力家乡更好发展。

姜云宝说,乡贤是推动家乡发展必不可少的助力,希望丹阳积极搭建更多乡贤交流平台,不断凝聚全国各地乡贤的力量,将大家的家乡情怀有效衔接到家乡的发展当中,为共同富裕事业注入源头活水。

乡音乡情最难忘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全国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全国两化融合十大领军人物……不胜枚举的个人荣誉背后是南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南京市丹阳商会会长黄一新远离故土、艰苦奋斗的不易。

自1984年从省丹中毕业,黄一新离家已有40余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在外的日子里,黄一新总会关注丹阳的新闻和动态,默默为家乡取得的成绩点赞。在黄一新看来,丹阳这座小城一路走来十分不易,凭着一股子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信心干成了一批又一批的不易之事。

“丹阳市委、市政府用智慧和汗水来践行初心使命,用奋斗和实干为丹阳人民提升生活幸福指数。”黄一新感慨,202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令人难忘的一年。丹阳承受了巨大的内外部环境压力,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全体丹阳人民勇毅前行、踔厉奋发,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城乡面貌改变、群众生活水平提升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实力、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指标稳居全国百强县前20位,这是每个丹阳人都为之骄傲、与有荣焉的成绩。

乡贤是推动家乡发展必不可少的助力。黄一新希望广大乡贤能当好丹阳发展的宣传员、招商引资的服务员和招商员,讲好丹阳故事,宣传丹阳形象,助力更多优质项目落户丹阳。黄一新说,南京市丹阳商会和丹阳发展促进会南京分会的成立,不仅能汇聚在宁乡贤、企业家的资源,还能在科教、创新、企业、优秀人才等资源方面提供助力,更好地为家乡经济发展作贡献。

“家乡”是一个令人心生柔软的词,“乡音”更让人牵肠挂肚。

“你是哪里人?”见到记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亲切地询问。听到记者说是丹阳人,李玲自然而然地脱口道:“哦,丹阳宁!”丹阳人再熟悉不过的方言从李玲口中说出显得格外亲切,一下子拉近了她与记者之间的距离。

“这两天,我与家人漫步于运河风光带,原本的大片农田焕然一新,璀璨的灯光、整洁的民房、一步一景的体验,都让我十分惊喜。”说起家乡的发展,李玲很是感慨,“丹阳真是越来越漂亮,越来越现代化,老百姓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尽管离开家乡40多年,辗转国内外多个城市,李玲始终眷恋着家乡的每寸土地和淳朴热情的丹阳人民,也十分关注丹阳的发展。因家人在丹,李玲经常会回老家看看,往返间常常感叹丹阳这些年生态环境、城乡面貌、道路交通、群众生活水平等方方面面发生的变化,“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年丹阳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一大批优秀学子走向全国各地,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他们不忘回哺家乡,为丹阳发展增光添彩。”

“丹阳有着深厚的文化资源禀赋,要紧紧抓住现代信息化技术带来的机遇,集聚各方优势,在持续擦亮传统品牌的同时,赶上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快车,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丹阳新答卷。”对于丹阳的发展,李玲满怀希望。

家乡变化令人喜

“每次回丹,都能感受到家乡的新变化,最近几年变化特别大,尤其是九曲河、大运河两岸环境的打造。每次乘飞机回乡,从飞机上俯瞰曲阿大地,看到夜幕下的丹阳好似运河线上一颗璀璨‘夜明珠’时,感觉很是自豪。”在访仙镇访仙村,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客座教授周卫荣说,大运河是丹阳人的母亲河,这些年,丹阳紧抓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重大机遇,用生态轴、文化轴、经济轴“三轴合一”激活千年运河密码,奏响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时代最强音。

谈起家乡变化,周卫荣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家乡变得越来越好。“家乡变好了,家乡人生活也好起来了。回乡过年,看到丹阳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丹阳新实践中不断取得的新成就,我感到心潮澎湃。”周卫荣说,环境好了,人心也越来越齐了,家乡人靠着拧成一股绳的干劲,将丹阳建设得越来越好了。

周卫荣坦言,丹阳历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跟市委、市政府的努力分不开。“在北京,我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通过阅读《丹阳研究》杂志里家乡的发展政策、规划和重点项目等方面的资料和新闻报道,了解到家乡的发展目标、战略以及取得的成就,也看到了家乡的‘父母官’用行动让丹阳城乡巨变展新颜。”周卫荣说,看到这些,他感到很欣慰,也想通过媒体向丹阳市委、市政府道一声“感谢”,让家乡变得越来越好。周卫荣说,春节期间,他抽空去看了看南门大街、千家乐、万家欢等丹阳传统商圈,感受了丹阳的“烟火气”。谈及对家乡的期望,周卫荣希望新的一年丹阳在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科技创新、文化事业等方面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