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董正钧将转运车停至转运位。记者 陈晓玲 摄
本报记者 陈晓玲 通讯员 小丰
春节期间,是垃圾的量产高峰。为保障城市卫生干净整洁,为市民提供良好的节日环境,每年从除夕夜开始,市城管局绿洲废弃物处置中心的垃圾转运驾驶员和平台操作工就开启了“春节模式”。这样的坚守,一直到春节假期结束。
大年初二临近中午,垃圾转运车驾驶员董正钧已将第三车垃圾转运完成。他将转运车停至转运位后,就下车检查车辆设备。他一边检查,一边用衣服擦着额头的汗。记者查看了手机,这时的室外温度为12℃,而车内温度计显示22℃。“这几日气温高,垃圾得赶紧运走,不然腐烂了,气味更大。”只见他一边念叨着,一边快步往食堂走去,“得抓紧吃饭,等平台的同事们把垃圾转运桶装满,我就立马要开始下一趟了。”
记者看到,当天食堂准备的午餐充满了“年味”,主食有馄饨、米饭,菜有肴肉等。食堂里人不多,因为大家都是分批吃饭,到点了谁有空谁就先吃,而食堂的师傅也是毫无怨言地一直等待着。
趁着董正钧吃饭的功夫,记者来到了二楼的垃圾转运操作平台。操作工宋双龙正忙着将垃圾扫入刚刚董正钧放置的垃圾转运桶内。清扫完毕后,他又拿起水枪将四周冲洗干净。“原本今天是陪老婆回娘家的日子,但去年这天我休息了,今年我就主动提出让同事休息,大家这样轮起来蛮好的。”宋双龙一边冲刷着地面,一边对记者说,“不过,每年除夕夜,我们所有人都在岗,齐心协力,加班加点,保证把当天的垃圾清运完毕,大约要忙到晚上八点之后。打扫完毕后,大家就会在食堂一起吃个团圆饭,这也算是每年‘雷打不动’的守岁方式了。”
十分钟后,吃完饭的董正钧回到了转运车上,准备他今天的第四趟垃圾转运之旅。而平台上的宋双龙则继续指挥着将垃圾车里的垃圾倒入另外的垃圾转运桶。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与平常一样,又有一些不一样。看着他们忙碌的背影,记者内心颇为感慨,是无数个“他们”的坚守,让我们这座小城的每个节假日都那么井然有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