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保洁老人送给马先生的蔬菜。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一只袋子里装了三棵白菜和一根大萝卜,另一只袋子里装了满满当当的青菜。”几天前的一个清晨,市民马先生正要外出,推开门,两只大袋子摆在门前。马先生有些疑惑,不知是谁送来的蔬菜。想了好一会儿,马先生的心里有了答案,“想来想去,除了她,不会有别人了。”
马先生口中的“她”是其所住小区的一位保洁员。“她看上去得有七十多岁了,负责清洁我们这幢居民楼。”马先生总是一大早在小区里遛狗,和小区的保安以及保洁员之间比较熟络,“我不知道她的名字,她当然也不知道我的。平时在小区里见到了,彼此就点头笑笑,相互问候一两句。”马先生说,几个月前,他看到老人在一堆垃圾中较为艰难地收集一些可回收的废品,觉得很不容易,“当时我就告诉了她我家的门牌号,对她说,以后会把可以回收的废品废纸单独放在门口,让她去拿。”为了让老人更容易接受,马先生还对她说,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一个免去了下楼扔垃圾的麻烦,一个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废品。老人想了想,笑着答应了。
此后,马先生经常将一些包装纸盒叠好了放在门口。马先生在前一晚放,第二天一早老人便会上门取走,这成了一种默契。“家里人多,隔三岔五就有人网购,买东西一般就会有快递盒、商品包装盒。”因为老人本就要清扫马先生所在单元楼,所以不会出现跑空的情况,马先生有废品就放,老人见废品便取。
望着眼前的两大袋蔬菜,马先生想起来,之前,老人曾说要送点自家种的蔬菜给他,作为感谢。马先生当时觉得老人只是客气一下,并没有放在心上。
“后来,我碰巧遇到了这位保洁老人,也证实了我的猜测,这些蔬菜就是她送的。老人说,这是她的一点心意。”马先生道谢后仍觉得不好意思,于是让老人来家里拿些水果回去,但老人却坚决拒绝了,“老人说,快过年了,这点蔬菜不算什么,就当是一份春节谢礼了。”马先生没再说什么,向老人点头笑笑,在心里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