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姜康)春节将至,很多人选择自驾返乡。根据近期问诊情况,云阳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金晓红提醒,不少人正处于流感恢复期,使用感冒药、止咳药的情况比较多,如果有长途驾驶需求,须特别防范“药驾”风险。
每年过年,严先生都习惯自驾回老家山东东营。上周,他患上乙流,伴剧烈咳嗽。治疗期间,他发现自己吃完一款名为氯苯那敏片的药后很容易犯困、反应迟钝。这也让他犹豫今年是否要继续自驾返乡。
“吃完药容易犯困,是因为这款药里含有氯苯那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扑尔敏’。”金晓红介绍,氯苯那敏是一种抗组胺药物,在治病的同时,也会抑制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令人产生乏力、困倦、嗜睡或视物模糊、头晕目眩等症状,降低人的注意力和警觉性,使人感觉疲乏或精神不济。因此,服用含有氯苯那敏成分的感冒药、止咳药或鼻炎药后,要尽量避免开车。“尤其是长途驾车,本就容易走神、犯困,再加上药物的作用,容易诱发交通安全事故,严重威胁驾驶安全。”金晓红说,服用七大类药物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包括抗组胺药、抗抑郁焦虑类药、镇静催眠类药、解热镇痛药、抗高血压药、抗癫痫药、降血糖类药等,“比如服用可乐定、哌唑嗪等抗高血压药,有时会伴有头痛、眩晕和低血压;服用优降糖等降血糖药,则可能导致低血糖,严重者甚至会引发晕厥。因此,春节自驾返乡,须特别防范‘药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