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帅莹
市民在点外卖,尤其是下单的外卖餐品种类较多时,难免会遇到商家少放、漏放餐品的问题。一份米饭、一瓶饮料、一袋调料,甚至其中一种菜……漏掉的餐品价值虽不高,但会让消费者的就餐体验大打折扣。通常面对这类情况,大部分商家会选择当即补送,或对漏送的餐品退款来弥补失误。然而,有市民发现,现在个别商家会以“承诺下次补送”的方式来解决漏餐问题,这样的处理办法让部分消费者感到有些不愉快。那你能接受外卖漏餐下次补送的方式吗?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市民魏女士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在外卖平台上下单了一份麻辣烫,里面包含了9种菜品,但在收到餐品准备食用前发现,麻辣烫中漏放了西蓝花这一菜品,“平台上,这份菜品的标价为2.88元,虽然没多贵,但却让我感觉吃了亏。”
魏女士说,当时她给还未食用的麻辣烫拍了照,并在线联系了商家反映该问题。对于漏放的几朵西蓝花,魏女士觉得让商家补送也有些“不实际”,最优的办法就是商家退回其2.88元。然而,商家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仅回复称“不好意思,下次点餐时备注一下,给您补上一份”就没了下文,这让魏女士有些接受不了。
“漏餐明明是商家的责任,为什么还得顾客再消费一次才能补?”对于商家给出的方案,魏女士并不认可,她觉得商家的做法有些“投机取巧”,不仅当下可以不用为少送的餐品进行补偿,还能让顾客再次来店消费。考虑到自己并非这家店的“回头客”,魏女士便尝试在售后页面申请了部分菜品的退款,一段时间后,商家通过了该申请,在扣除外卖红包折扣后,退回了相应菜品款项。
通过走访,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曾遇到过与魏女士相似的遭遇。在面对商家“下次补上”的说法时,一部分市民会“默许”,另一部分市民则会“硬刚”。
市民陈先生表示,此前,自己在外卖平台下单了一份煎饼果子,商家漏放了一根火腿肠,并热情承诺“下次备注一定补上”。然而,过了一阵,当陈先生想要再次下单时却发现,该商家已经关门歇业了,当初的承诺自然也打了水漂。“吃了这次亏,现在我点外卖发现漏餐问题,都不会同意商家所说的‘下次补上’的建议。万一又遇到商家停业,或是漏看了备注,最后吃亏的还是消费者。”陈先生说,现在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先和商家协商,退回部分款项,如果对方坚持不退款,他则会直接向平台投诉处理。
采访中,一些外卖平台商家表示,在点餐高峰期时,如果打包、配餐不仔细,漏餐问题确实偶有发生。“要是漏送的餐品价值不高,在10元以内的,单独打包后再次联系骑手配送,对商家来说成本高不划算,这时候我们就会与顾客协商下次补送,目的也是维系好顾客关系。”一家餐饮店的经营者表示,多数顾客会同意这一方案,而他们也会留意每一份订单备注,遇到缺餐、漏餐要求补送的顾客,会在核实之前的订单后妥善进行处理。“如果顾客不接受下次补送,坚持要求退款的话,我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退回平台抽成后的菜品金额。”该餐饮店经营者如此说道。
对于此现象,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外卖平台商家可能会以漏送情况为由,一方面想规避退款责任,另一方面希望“绑定”消费者再次下单,进而给出“下次补送”的承诺,甚至以此拒绝消费者的合理退款申请。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只想保全自己利益,不顾他人方便与否、吃亏与否。该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消费者不满意该解决方案,可以先耐心与商家沟通,礼貌拒绝这种处理方式,并要求商家重新发货或者给予部分退款。如果商家拒绝,消费者可以通过在线客服或者客服热线反映问题,要求平台介入,协助进行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