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闲季节好“丰”景 天元村里增收忙

核心提示: 记者走进高新区天元村,只见蔬菜基地上异常忙碌,不少菜农正在大棚内精准做好蔬菜农事工作,有的加强田间管理,有的忙着采收莴苣上市,有的整理棚膜,为来年中、晚熟番茄苗移栽做好准备。

ccdccdd6fd7167ffaf59c67b7189ffd9

村民小组长赵传正在查看大棚早熟番茄生长情况。记者 蒋须俊 摄

本报记者 蒋须俊

“这几个大棚是早熟番茄,现已经开花挂果了”“那个棚栽种的是冬春莴苣”……2023年12月30日上午,细雨蒙蒙,记者走进高新区天元村,只见蔬菜基地上异常忙碌,不少菜农正在大棚内精准做好蔬菜农事工作,有的加强田间管理,有的忙着采收莴苣上市,有的整理棚膜,为来年中、晚熟番茄苗移栽做好准备。

时值年终岁尾,又是农村冬闲时节。但作为我市有名的蔬菜生产专业村,天元村田间地头依然是一派热气腾腾的生产景象。在天元村后藤庄自然村田头,一排排白色大棚,成方连片,连绵起伏,让冬日的乡村更显壮观。机耕路边和棚口处,不时可见到菜农停放的电动三轮车。掀开一座大棚的门帘,里面热气腾腾,温暖如春。正在移栽番茄苗的菜农葛炳成告诉记者,他共有4个大棚,其中,近3亩为中熟番茄品种,预计2024年清明前后采摘上市;还有一亩多莴苣,将在春节期间供应市场。眼下,已进入数九隆冬,前阶段的寒潮带来大雪冰冻天气,给大棚蔬菜管理增加了压力。因此,冬季田间管理松懈不得,需要及时做好棚内作物保温防寒、清除棚外积雪、适时通风等工作。他和老伴每天都在大棚内忙个不停。虽然种植大棚蔬菜很辛苦,但收入还是较为可观的,一亩大棚番茄的毛收入能达1.5万元左右。

在村民小组长赵传正的大棚里,地下一畦畦地膜已经铺就,长长的地下水管已经架好并伸向大棚的中间。正在整理棚架和薄膜的赵传正介绍,他这个占地一亩多的大棚,用以移栽中熟番茄苗,“早熟番茄冬季保温防寒很重要,通常要盖五层棚膜进行防护,也就是大棚里头架小棚,底下是三层,上头再加两层。如此多层加盖棚膜,不仅用工量大,而且费时又费力。这几年,我已改种中熟品种番茄,因为其移栽期可延续到春节后,所以大棚间只需一层中棚就可以了。”赵传正告诉记者,如今,他的大棚内铺的是双层地膜,底下灰黑色膜覆盖后,能够有效控制杂草萌生,防止田间草害发生。除了种植冬春番茄,他还栽种了一个棚的冬春莴苣,眼下莴苣销售的市场行情不错。

近年来,在大棚蔬菜种植结构调整中,天元村菜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思路,使全村1000多亩大棚蔬菜这一高效农业,形成了以冬春番茄、莴苣为主打,夏季丝瓜、药芹等时令蔬菜,秋季白菜、青菜等为特色,一年四季供应不断档的产业格局。

“现在部分早熟番茄已经挂果啦。走,带你到张汉文的大棚去看看!”赵传正领着记者走进对面的另一座大棚内。果然,绿意盎然的番茄长势正旺,已经开花结果,透过植株与枝叶,不时可见到一串串小核桃般大的青色番茄挂在藤蔓间,煞是喜人。赵传正告诉记者,这批早熟番茄将在3月下旬至4月初上市。60多岁的张汉文喜滋滋地透露,他和老伴共建了六七个大棚,其中,2个大棚为早熟番茄,有2亩多,其他三四个大棚栽种了莴苣等蔬菜。自入冬以来,他的大棚莴苣就分批陆续上市了,目前每斤批发价在1.5元左右。整个大棚蔬菜的生产管理,都是他们老夫妻俩起早摸黑、精耕细作,不用雇请帮工。大棚蔬菜种植,带来了“好钱景”,他家一年的毛收入就有20万元哩!

临近中午时分,记者告别菜农、离开那连绵的大棚基地时,不少菜农依然耕耘在大棚内。村中农家音响中飘来的那首充满激情的老歌《双脚踏上致富路》,让人倍感振奋。瞄准市场调结构,大棚种出致富路。冬闲时节并不闲,天元村里增收忙。靠着勤劳朴实和求精求特的精神,天元村广大菜农依靠科技走出了“一村一特”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能。探访中,菜农们感叹最多还是蔬菜生产后继乏人的问题。期望通过乡村振兴的推进,在老菜农的传帮带下,能有一批新农人、新菜农加盟接力,让这个享誉省内外的老牌蔬菜专业村在引领村民种菜的致富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