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游泳,谨防中耳炎

核心提示: 炎炎夏日,热浪翻滚,去泳池畅游成了不少市民消暑降温的方式之一。然而,记者从我市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段时间以来,中耳炎发病量开始增多,俨然成了夏季“热门病”,其诱因竟然是耳朵在游泳时“呛水”了。

微信图片_20230718164709

本报讯(记者 姚磊)炎炎夏日,热浪翻滚,去泳池畅游成了不少市民消暑降温的方式之一。然而,记者从我市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段时间以来,中耳炎发病量开始增多,俨然成了夏季“热门病”,其诱因竟然是耳朵在游泳时“呛水”了。

17日上午,市民贺先生因左耳肿痛、闷堵2天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该科主治医师吴剑辉在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贺先生得的是中耳炎,于是给贺先生进行了耳道清洗和药物治疗,耳内症状很快得到了缓解。询问后得知,贺先生得病前曾在游泳时不小心呛过水,由此判断他的中耳炎由游泳引发。

吴剑辉告诉记者,夏季是中耳炎的高发季节。自入夏以来,该院耳鼻喉科中耳炎患者的接诊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比平时的门诊量增长了大约40%,“我们平时每天接待的中耳炎患者数为3~5人,现在的每天接待量可达7~9人,很大一部分是由游泳诱发的。”

那么游泳是如何导致中耳炎的呢?吴剑辉解释说,人的咽鼓管是沟通鼓室和鼻咽腔的管道,是中耳传音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泳时难免呛水,此时池水倒吸会引起鼻咽炎、鼻窦炎,进一步发展为中耳炎,而如果泳池的水不洁净,其中的细菌经鼻-鼻咽-中耳道进入中耳腔内,也会引起炎症和感染。

“很多人有个误区,就是用耳塞把外耳道堵起来,这样就不会诱发中耳炎了,但其实如果鼓膜完整的话,外耳道进水并不会导致中耳炎,大多数中耳炎还是由口、鼻呛水所致。”因此吴剑辉认为,游泳爱好者选择设施齐全、消毒卫生环境较好的正规游泳机构很有必要,且在游泳过程中必须戴好泳镜、鼻夹以及耳塞等。

吴剑辉提醒广大市民,游泳后如果出现听力下降、耳内疼痛等症状,切勿乱用药物,应及时前往医院找专业医生来诊断,根据医生的医疗建议用药治病。否则一旦医治不当,耽误病情,就容易造成听力受损。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