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金换购“金手镯”,三年后方知是K金

核心提示: 近日,市民景女士想把戴了三年多的金手镯拿去金店换款,于是来到了位于吾悦广场的老庙黄金。当景女士看中了一款金饰,询问店员换款事宜时,店员却告诉景女士,她看中的是一款足金手镯,而佩戴着的是一款K金手镯,两者是不能换款的,这让景女士大感意外。

360截图20230722103549268

本报记者 马骏

“当时我是用几件足金首饰去换购的这只手镯,戴了三年多了,一直以为是足金手镯,万万没想到竟然是K金。”近日,市民景女士想把戴了三年多的金手镯拿去金店换款,于是来到了位于吾悦广场的老庙黄金。当景女士看中了一款金饰,询问店员换款事宜时,店员却告诉景女士,她看中的是一款足金手镯,而佩戴着的是一款K金手镯,两者是不能换款的,这让景女士大感意外。

景女士告诉记者,2019年10月,她带着几件足金首饰来到金鹰商场附近的老庙黄金,换购了一只标价为10560元的金手镯。“这只手镯当时的折扣是八六折,金店让利182.6元。我带去的足金饰品重14.4克,按当时每克380元的金价,值5472元,之后又补了3427元,最后以8899元的实际价格买下了这只手镯。”景女士说,“这款金手镯是店员推荐我买的,全程没有告知我手镯不是足金而是K金的。”购买之后,景女士一直戴着这只金手镯,一戴就是三年多。

前些日子,景女士突然萌生了换一款金饰的念头,于是来到了离家较近的吾悦广场老庙黄金。然而,在与店员的沟通中,景女士被告知她的金手镯是一款K金手镯,这让景女士不敢相信。

景女士称,她赶忙回家翻出了购买手镯的票据,看到手镯的品名为“金750手镯”。景女士让子女在网上查询后方才知晓,原来这“金750手镯”就是常说的“18K金手镯”,“我当时完全没有注意到这票据上标注的品名,以为拿着足金饰品去换购,店员一定会向我推荐足金饰品,怎么也没想到换购来了一只不保值的K金手镯。”

气愤的景女士来到金店讨说法,但当时那位接待她的店员已经离职。金店方面在了解景女士的情况后,给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但都被景女士拒绝了。

通过景女士提供的电话,记者联系到了该金店的负责人。该负责人称,那位离职的店员在导购过程中应该是存在问题的,但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当时的情况究竟是怎样已经无从得知。“我们店给出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将景女士当时换购的足金以及补的钱如数退还,而景女士则需为这只手镯支付一笔租金,租金根据这只手镯当时的标价来定,每月租金为100元。”负责人说,“另一种方案,我们按照景女士当时购买这只金手镯的实际价格,即8899元,以现在的金价,即每克496元进行换购。也就是说,景女士的这只K金手镯可以被当作一只近18克的足金手镯。之后,景女士可以挑选一款足金手镯,重量超过的部分按现在的金价补钱。此外,按照不同的款式,景女士还需支付一千多元至两三千元不等的工费。”

对于这两种方案,景女士无法接受。“我承认我当初在购买的时候没有仔细查看发票,也没有仔细询问清楚,但店员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景女士认为,如果她当时换购的是一只足金手镯,那根据现在的金价,她应该是赚的,但本以为的足金手镯一下子成了K金手镯,景女士觉得,在金店的解决方案里,她总是吃亏的一方。

随后,在记者的调解下,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景女士选择了第二种方案,即重新购买一只足金手镯,而金店方面则免去了新手镯的工费。“以后购买金饰,还得看仔细了,问清楚了才行。”景女士说道。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黄金属于贵重物品,消费者在购买时,要了解清楚“按克计价”和“按件计价”黄金饰品的不同之处;在以旧换新时,一定要看清楚黄金种类,考虑清楚再交易;应当索要发票或交易凭证。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要主动寻求维权方式,保留好相关证据,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