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这场“特殊”行动暖人心

核心提示: “同学们,现在,把你们刚刚捡拾的垃圾进行分类,放进属于它们的垃圾桶……”3日上午,兴隆苑社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学雷锋志愿者,他们是来自市特殊教育学校七至九年级的学生。

图为特教学生参加学雷锋活动。 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同学们,现在,把你们刚刚捡拾的垃圾进行分类,放进属于它们的垃圾桶……”3日上午,兴隆苑社区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学雷锋志愿者,他们是来自市特殊教育学校七至九年级的学生。

“雷锋一生虽然没有创造惊天动地的英雄伟绩,但他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光都无私地奉献给人民,以对人民的真诚与火热的赤子之心和自觉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实际行动,谱写了壮丽而辉煌的人生乐章。”活动前,老师为同学们讲起了雷锋的故事,感染了一颗颗纯真的心。“为弘扬雷锋精神,让特教学子在亲身实践活动中体验奉献的快乐,我们与兴隆苑社区校社协同,组织同学们走出学校,到社区保护环境,弯一弯腰,捡起垃圾,为社区整洁出一份力,从而亲历付出的美好。”市特殊教育学校德育主任朱香兰说道。

在活动中,同学们热情很高,表现非常积极,不怕脏不怕累,把道路两旁、水沟里的垃圾清扫得干干净净。通过活动,同学们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更加体会到学习雷锋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今天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让同学们实践垃圾分类。”朱香兰说,“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们早已经教给同学们了,可只有知识还不行,得让他们自己去实践,让学习与奉献相结合。”朱香兰告诉记者,在当天的活动中,同学们先是捡拾垃圾,后又按照要求进行垃圾分类,此外,同学们还帮助社区工作者在社区内张贴有关社区环境治理的宣传单。

“每年的学雷锋纪念日,都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走进我们特殊教育学校,关爱我们学生的日子。”朱香兰说,“现在,我们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在接受爱的同时,尝试去传递爱,去尽自己所能地回馈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获得了劳动锻炼的机会,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这能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更好地去走自己的漫漫人生路。”

朱香兰表示,近年来,市特殊教育学校坚持把“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以雷锋精神引领学校的发展,积极倡导每一名师生学雷锋、做好事,让雷锋精神走进每一名师生心中。“在我们的教育中,要鼓励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回报社会,让雷锋精神永存,为建设文明丹阳作出贡献。”朱香兰说道。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