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帅莹 高静
自2019年12月1日起,《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若是消费者认为运营商提供的服务资费贵、信号较差、捆绑销售多、网速太慢等,不用更换手机号,就能变更不同的基础电信运营商。此项规定一出,不少消费者感到欣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携号转网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除了基础的硬性规定外,各家运营商还添加了不少“隐形”门槛。
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手机号已经使用了近十年。其间,基础套餐资费一直在不断上涨,“套餐价格贵,包含的流量以及通话时间却不多,我想在网上营业厅更换一个套餐,可对比了一圈发现,我现在使用的已经是性价比最高的套餐了。”孙女士听朋友说,另一家运营商有新客户优惠活动,套餐价格比其现在使用的要便宜不少。孙女士很心动,想到现在可以办理携号转网,便立刻拨打了运营商客服电话,咨询如何办理。
客服人员先是告知孙女士,携号转网需满足实名认证、欠费缴清、合约到期等规定,而后又询问孙女士想要携号转网的具体原因。当听到孙女士是因为觉得套餐资费贵想要携号转网时,客服人员随即表示,可以给其“打折”,将原先80多元的套餐资费降为30多元,而套餐包含的服务内容不变。面对这样的优惠,孙女士同意了客服给出的方案,放弃了携号转网。但她转念一想,同样的套餐,价格竟可以降一半,为何运营商要在客户即将携号转网时才“悄悄”提出,这样岂非区别对待客户?
采访时,还有消费者表示,运营商会通过赠送少许流量来延长合约期限的方式,让消费者打消“投奔”新运营商的念头。市民廖女士说,其在咨询携号转网业务时被告知仍有部分业务在合约期,而通过查询详情发现,未到期的业务属于运营商赠送的流量合约,“这项赠送的业务并非我自愿选购的,却在我想要携号转网时成了制约条件,真的很不合理。”为此,廖女士只能再等上好几个月再办理携号转网,她直言,运营商此举就是在增加携转难度,进而让顾客打消这个念头。
对于这些携号转网的“隐形”门槛,一家通信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消费者提出携号转网意愿后,客服人员通过降低套餐资费来“挽留”用户,此举违反了《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中为携号转网用户设置专项资费方案和营销方案的禁止性条款,用户若发现这种情况,可以向运营商官方客服投诉反映,他们会对这种行为进行核查处理。
另外,对于运营商以“送福利”的方式来延长合约期限的行为,该工作人员表示,用户在掌上营业厅自行添加的免费业务,在携转过程中确实会受到限制,必须待合约到期后,才能完成携号转网。而对于运营商提供的免费“福利”,用户在携转过程中可以要求其中断合约,无需支付违约金,“免费业务合约是否属于可以中止的类型,用户可以具体咨询官方客服。”
携号转网可以让消费者在不更换电话号码的情况下,更加自由地选择运营商和服务,同时,也可以促进市场良性竞争,鼓励运营商改进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以“物美价廉”的服务留住现有客户并吸引新客户。然而,部分运营商为减少客户资源流失,抬高携号转网门槛,让变更手续变得复杂繁琐,导致部分有携转意愿的用户选择放弃,这样的做法无疑背离了携号转网制度建立的初衷。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运营商应充分认识携号转网的服务本质,创新业务技术、丰富服务产品、提升服务质量,尊重用户自行选择的权利,不利用携号转网开展不正当竞争,也不自行抬高门槛,给用户设置障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推动信息通信行业高质量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