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报道】“这是我最‘轻松’的一次还款……”

核心提示: 2月28日,本报“民生·最关注”版面刊登了《18万余元善款,她全都还回去了……》一文,报道了此前为救治丈夫蒋力而在众筹平台筹款的丁瑛,在两年多之后,将这笔共计18万余元的善款通过众筹平台还给爱心人士一事。

图为丁瑛在手机备忘录中记录的探视费用明细。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讯(记者 马骏)2月28日,本报“民生·最关注”版面刊登了《18万余元善款,她全都还回去了……》一文,报道了此前为救治丈夫蒋力而在众筹平台筹款的丁瑛,在两年多之后,将这笔共计18万余元的善款通过众筹平台还给爱心人士一事。不离不弃地照顾丈夫,积极乐观地面对厄运,只为一份心安而坚持向爱心人士“还款”,丁瑛的举动成了这座小城时下最暖的故事。

打开手机上的“备忘录”,丁瑛找到其中一条名为“探视费用”的笔记,将顶上的那行“水滴筹183022元”删除了。这条笔记是在蒋力遭遇车祸后,丁瑛原本用来记录亲友来医院探望蒋力时留下慰问金数额的,“我当时想着,这些钱以后都是要还的,所以要一笔一笔记下来。”让丁瑛没想到的是,之后,很多朋友、老同学、前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纷纷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将慰问金转给了她,而这条笔记也越记越多。其中,来自众筹平台的这笔18万余元的善款记录被丁瑛置顶了。在她看来,这些是来自陌生的爱心人士的一份心意,无以为报,如果有能力,一定得先还给他们才行。现在,还了这笔钱,丁瑛感到轻松很多。

“这是我最‘轻松’的一次还款。”两年前,当蒋力的状况逐渐稳定后,丁瑛便一边照顾他,一边努力工作赚钱,而“还款”也在同步进行。对丁瑛来说,“还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亲友起初都拒绝了,他们认为以蒋力的情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是很需要钱的。”丁瑛说,“这些亲友说得没错,但现在我有能力用自己挣来的钱照顾蒋力,把亲友们给的钱还掉一部分,我就多一些安心。蒋力和我是一样的性格,我相信他也会支持我这样做。”面对“拒绝”,丁瑛每次都得做一番“游说”,告诉对方自己工作的情况、家里的情况以及蒋力恢复的情况,让他们能够安心地把钱收下。而这一次,这笔款项直接由众筹平台进行“原路退回”的操作,让丁瑛觉得很轻松。

不过,让丁瑛没想到的是,“拒绝”还是来了一些。“有些爱心人士不仅在众筹平台上捐款,还通过我的亲友将钱直接转给我。收到平台的退款后,他们都托亲友来询问情况,有些人甚至又想办法把钱再次转给我。”丁瑛一一解释,并再次退还。“对我来说,这些善款,当时是蒋力的救命钱,而之后便是我心里的小石头。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日子过好,把钱还上,把这些石头从心里拿出来丢进大海,就像精卫填海的故事一样。这能让我更加没有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地带着蒋力去康复,去过好生活。”丁瑛说,“这笔18万余元的善款,在蒋力处于抢救期、危险期的时候来到了我的手中,每一分都用在了刀刃上,是大家帮助我和蒋力挺了过来。”

“感谢所有人,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伸出了援手。现在,我把这些善款还了,大家不用觉得不安心。我很好,蒋力也会越来越好。我们一定不辜负所有人的期望,我会带着蒋力慢慢康复。一路走来,真的感谢。”丁瑛如是说。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