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磊)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赏花踏青和品尝野菜“第一口鲜”,成了不少市民假日休闲的第一选择。然而,春季也是最容易过敏的时段,会出现皮肤红肿、丘疹等症状。医生提醒,眼下户外过敏原较多,市民外出游玩时要做好防护,如果出现过敏且症状较重,需及时就医。
24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看到不少因为皮肤过敏前来就诊的市民。患者赵女士家住开发区,前几天和朋友去外地踏青游玩,回来后发现脸上、手上有些热,局部有紧绷感,以为是春季气候干燥皮肤缺水所致。几天后,因手上出现红疹,并不时打喷嚏,赵女士立即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花粉过敏症。
“近段时间,像赵女士这样因冬春季节变换而过敏的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朱建泊告诉记者,春季气温上升,花开旺盛,空气中的花粉较多,容易引起部分人群过敏。此外,有些人因为体质等原因,在食用野菜后晒太阳,也会引起过敏反应;部分人在感染新冠病毒“阳康”后免疫力发生改变,也会成为易过敏人群。
“如果出现皮肤过敏症状,应尽早用药,可以涂抹一些抗过敏的外用乳膏,或者吃氯雷他定、盐酸左西替利嗪等抗过敏药物,防止皮疹扩大、加重。”朱建泊提醒市民,过敏期间不要吃海鲜、牛羊肉等食物,一旦出现胸闷或呼吸困难等现象,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