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玩具化”该降温了

本报记者 马骏

买文具也能过把“拆盲盒”的瘾;花里胡哨的“动感笔”会发光;文具盒“浑身有机关、处处藏玄机”……如今的文具市场,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小心机”。近来,一种好玩又炫酷的磁性笔在短视频平台风靡,这类磁性笔除具有书写功能外,还可以利用磁铁部件磁性相斥相吸的特征进行百变造型,成为新晋“网红”商品。

“现在很多爆款文具都是先在网络上流行,学生接连来询问有无售卖后,我们才会去寻找货源,进一些货来卖。”在一家文具店,店主告诉记者,磁性笔最近十分流行,其材质以磁铁为主,除能书写外,还可利用磁性的原理玩耍。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磁性笔主要有三类:百变磁力笔(磁环+钢珠组合)、磁铁转转笔(可折叠带发光或不倒翁装饰)、磁铁钢笔(钢笔+钢珠组合)。

然而,这种磁性笔却暗藏风险。据专家评估,磁性笔普遍存在高磁通量的磁性小零件,不具备保障14岁以下儿童玩耍时人身健康安全的条件,不应提供给14岁以下儿童及中小学生使用。

“现在这些所谓的‘网红文具’,不仅价格高,还存在安全隐患,可孩子就是吵着闹着要买。”市民陈先生认为,文具主要是为学习服务的,但现在一些文具造型独特,带玩具功能,文具上的一些小零件还有造成儿童误食的安全隐患。陈先生告诉记者,他经常教育孩子,不买这类文具,但孩子看到其他同学有,也吵着要买,这让陈先生感到很无奈,“关键是市场上这类文具五花八门,对孩子们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记者了解到,文具设计成玩具,这种“小心机”背后的用意是出于经济利益考量。相比较传统样式设计的普通文具而言,“玩具化文具”价格要贵不少,有的甚至翻了好几倍,而且更能吸引孩子眼球,销量也会更好。在小学周边的文具店中不难发现,“玩具化文具”深受孩子欢迎,俨然成为小学生购买的热门商品。

但是,文具过度“玩具化”,模糊了文具与玩具之间的界限,弱化了文具本有的辅助学习的功能,很容易给小学生成长造成负面影响,这并非“寓教于乐”,更谈不上个性化、创造性。文具“玩具化”在客观上很可能导致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把文具彻底当成玩具来玩耍,特别是在学习时,很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玩具化文具”在校园流行,还容易让孩子形成攀比的习惯,出现消费成瘾。

业内人士认为,文具“玩具化”值得警惕,需对文具“玩具化”说“不”。但在治理过程中,需要疏堵结合,对孩子的偏爱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不必过分苛责孩子。从疏的角度说,需要家校合作,学校要多组织集体活动、开设兴趣课程,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将孩子从玩具世界里解脱出来,减少孩子对玩具的迷恋。从堵的角度讲,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合力共治。一方面,在政府、社会层面,应进一步完善文具标准,划清文具与玩具的界限;另一方面,在家庭、学校层面,家长在为孩子挑选文具时应多考虑实用功能,主动拒绝购买“玩具化文具”,引导孩子不过分沉迷“玩具化文具”,而学校有必要以校纪校规方式直接禁止学生携带“玩具化文具”进校园、进课堂,让学生认识到玩具只能留在家里玩。总而言之,文具是用来学习的,不是拿来玩的,文具“玩具化”是时候降温了。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