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骏
“1.4亿元红包惠及2.5万户家庭。”近日,杭州将发放育儿补助的相关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杭州今年将首次向同一对夫妻生育二孩、三孩,且新出生子女户籍登记在杭州的家庭发放育儿补助,拟向二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5000元,向三孩家庭一次性发放补助20000元。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国已有多地发放“真金白银”,通过发放生育津贴和育儿补贴、加强住房保障支持等措施鼓励生育二胎、三胎。在我市,一些还在犹豫是否要生二胎的家庭,面对“真金白银”鼓励生娃的政策,是否会动心呢?在生二胎这件事上,除了经济能力,还有哪些方面的顾虑呢? “90后”市民陆先生和妻子一直都有生二胎的打算。“我们俩都挺喜欢孩子,如今儿子一天天长大,快上幼儿园了,父母便开始催我们再生一个,他们觉得二胎不管是弟弟还是妹妹,都好。”不过,陆先生和妻子都是上班族,收入并不高,“生养一个孩子的话,以我们家的经济能力是完全没问题的,可养两个孩子就有些吃力了。”近来,一些外地城市鼓励生娃的政策让陆先生十分开心,“我最近经常看到生育率低、鼓励生娃的新闻,我觉得,以‘真金白银’来鼓励生育是最为实惠的。”陆先生认为,虽说补贴相对于养孩子的成本来说还是太少,但实则为“以政策鼓励生娃”开了个好头,让有生二胎意愿的家庭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相信以后相关的政策会更多,会涉及更多的方面。”
市民赵女士和丈夫同样一直有生二胎的打算,而困扰他们的并非经济上的问题。“生养孩子的花销确实很大,但对我们家来说,双方父母都还在工作,我和丈夫的收入也不低,经济上不成问题。”赵女士说,“可是,我们都要上班,没人能带孩子,请人带孩子又不放心,这不是补贴政策可以解决的。”赵女士说,“生第一胎的时候,我有两年时间没出去工作。现在孩子上学了,我能重返社会去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了,再让我生孩子,独自在家带娃,真是不敢想象。”
“我们一直很想生个二胎,这次终于怀上了。”怀孕不久的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真金白银”的鼓励政策很实惠,但对那些还在犹豫是否生二胎的家庭来说,单单经济上的补贴并不能左右他们的生娃决定,对于缓解生娃焦虑也效果有限。比起经济补贴,很多家庭更加关注的是未来婴幼儿照护、托育等服务的完善与健全。“有了二胎以后,肯定会比现在更忙,要是社区有比较专业的托育服务,肯定能让我和丈夫轻松一些。”刘女士说道。
“补贴并不能直接提升生育率,作为孩子父母,还会关注住房、医疗、教育成本。”市民周女士告诉记者,生了第一胎之后,她原本有生二胎的打算,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不少问题,让她越来越不想生二胎,“自从生了娃之后,从养孩子到教孩子,我和父母、丈夫经常有分歧,闹矛盾,我自己休息的时间也大大缩减了,这些不是金钱能够补回来的。”
不少市民在受访时认为,尽管各地生育红包纷纷落地,但补贴相对于养孩子成本只是杯水车薪。照顾二孩或三孩,不能仅仅依靠父母辈支持,还需出台一系列婴儿照护公共服务支持,补足育儿短板。此外,还应在生殖保健、就业帮扶、社会保障等方面更加关爱生育女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