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静 帅莹
“19元每月,即可享受100G通用大流量+100分钟通话时长”“首月0元月租费,充值50元可以用半年”……这样“物美价廉”的手机流量卡,让很多消费者心动,但真的靠谱吗?
市民张女士前段时间就在网上购买了一张手机流量卡,“因为我常用手机卡的服务套餐已经到期需要更换,便在朋友的建议下买了一张看似性价比很高的‘流量卡’。”张女士说,网购平台上类似的流量卡有很多,经过比对,她挑了一家口碑较好的店铺进行交易。在商家客服的建议下,张女士选择了一款包含100G流量和100分钟通话时长的服务套餐,“客服介绍,这份套餐原先月租费为29元,但首次充值100元后,会额外获得10元/月的返现,一共返还12个月,相当于前一年内实际月租费仅需19元。”
随后,张女士在客服的指导下进行下单,在需要提供身份信息的时候,对方称,因现在开通电话卡需实名制,所以张女士要填写正确的身份证号码,但上传身份证照片时可随意选择其他照片替代。对于这样的操作,张女士有些疑惑,甚至觉得店铺有些不正规,但考虑到非常优惠的套餐价格,她还是按照客服引导继续进行操作。
没过几天,张女士收到了预定的流量卡,快递人员还帮助张女士完成卡的激活步骤并进行了首充。想到自己以后每月只需花费19元就能享受100G流量,张女士觉得十分划算。然而,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张女士发现,这张手机卡的实际收费并不低。经查询,她注意到,原先商家客服给出的每月返还10元的承诺并未兑现。为此,张女士联系了商家,但发现该店铺已经“闭店”。张女士无奈只得拨打了通讯公司的服务热线,在和人工客服多番沟通后,问题才终于得到圆满解决。
记者通过查询发现,在网上购买手机卡存在诸多隐患。之前,就有消费者反映,在电商平台购买的手机卡实为“物联卡”,按卖家提供的教程激活并预充购买套餐后,遭遇商家跑路,充值费用打水漂的情况。甚至还有不法人员利用部分手机卡网购时可批量办理、无需实名认证的特点实施电信诈骗,导致行业乱象频发。
那么市民到底能不能网购手机卡?网购的手机卡又是否能享受正规的售后服务?对此,记者咨询了我市某通信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通常情况下,市民可以通过淘宝、京东等网购平台上的通信公司官方旗舰店下单手机卡,产品资费与线下营业厅一致,售后有保障,对于非官方旗舰店售卖的手机卡则不建议市民购买,“这些店铺宣称的大流量、超长通话时间、0月租费等优惠,可能存在虚假宣传或服务内容‘缩水’的问题。”
对于市民提到的购卡过程中无需出具真实身份信息的情况,该工作人员强调,市民一旦发现有这样的问题,可立即联系官方客服进行投诉举报,“公司有后台稽核部门,每月会对当月开通的归属地为本地的号码进行实名制检查,包括上传的身份信息照片或人脸识别等,都会进行比对,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会通知到各个发卡渠道进行处理。”
网购手机卡有风险,对此,业内人士认为,电商平台应加大对相关商家的资质审核和日常管理,禁止平台出现虚假宣传、恶意兜售“物联卡”等相关行为。运营商则要承担对发卡商进行监督的责任,提高代理资质审核门槛。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要选择正规商家购买手机卡,避免后期无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