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骏
眼下虽然气温仍未明显升高,但将羽绒服、呢大衣等厚外套送去干洗的市民不在少数。近日,有市民向本报记者反映,称干洗店的定价参差不齐,同样的衣服在不同干洗店的费用竟然相差一倍以上,甚至在同一家干洗店洗同样一件衣服,定价也不统一,让人难以接受。
“一件羽绒服,我跑了三家店询问干洗价格,竟然都不同。”近日,市民吴先生打算将一家人过年时穿的羽绒服都拿去干洗,“我先问了小区附近的一家店,店员说他们店正在搞优惠活动,干洗两件冬装羽绒服只需68元,三件88元,四件108元,还能免费上门取。”吴先生觉得这样的价格很划算。当天,恰巧吴先生的一位同事也要干洗衣服,便到公司附近的一家干洗店询问价格,吴先生也一同去了,结果发现这家店的价格明显偏高,不管成人还是孩子的衣服,均价在四十元左右。之后,他们又来到另一家干洗店,店员主动询问了需要干洗衣服的品牌,当得知其中一件是大牌时,原本40元的干洗费用竟立马翻了一番,变成80元。“店员说,这是店里的规定,价格高的羽绒服如果洗坏了,店里肯定赔得多,所以干洗费用要比普通的高。”但吴先生并不认同店员的说法,“对干洗店来说,干洗所谓的‘大牌’羽绒服时并没有更多的投入,凭什么要求顾客多付钱呢?洗坏了是店家的责任,店家这样做多少有转移责任的嫌疑,让顾客为店家可能的失误买保险。”
无独有偶。家住华南新村的市民李女士近日将衣服送去干洗时发现,同一件衣服不管是送往同一家还是不同的干洗店,收取的干洗费用皆不同。“一件男士呢料西装外套,第一次送去干洗时是25元,第二次去洗却变成了20元,而到另一家却要价30元。“干洗衣服的价格是由店主随意定的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干洗衣服的定价是否有统一的标准?”李女士感到不解。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洗衣材料的价格不同,成本上存在差距,所以干洗行业难以实现统一定价。目前干洗行业属于市场经济范畴,定价属市场调节,各店根据自身情况定的价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浮动都是允许的。只要商家有明码标价,或者在清洗前告知消费者价格,将价目表公示出来,就是合理的,不存在欺诈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