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学习困难”门诊迎来就诊“小高潮”

核心提示: 开学后,不少家长又开始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吹胡子瞪眼。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儿童医院,发现该院的“学习困难”门诊迎来了一波就诊“小高潮”。

本报讯(记者 姜康 通讯员 张艳)开学后,不少家长又开始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吹胡子瞪眼。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儿童医院,发现该院的“学习困难”门诊迎来了一波就诊“小高潮”。

11日上午8点,在门诊候诊大厅,记者看到十余个孩子正在家长的陪同下候诊,年龄多在7岁至10岁之间。红女士带着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邹邹(化名)前来就诊,“上了三年级后,老师经常跟我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听讲,成绩下降很快,我们非常着急。”为此,红女士经常教训孩子,但都没有效果。一次偶然的机会,红女士在《丹阳日报》上看到儿童医院有“学习困难”门诊,便趁着周末带孩子来看看。

在经过智力检查、注意力检测等多项检查后,医生初步判定邹邹是患上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孩子因为注意力不集中,从而无法专心听课而导致成绩下降。一二年级题目简单,邹邹因为智力较好所以即使走神也能跟上,但随着学业内容增加,就会导致学习困难。”儿科主任医师王丽琴说,“学习困难”门诊中,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最常见的情况,这些孩子因为神经发育不完善,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造成在学习的时候容易分心、发呆、畏难、影响了学习成绩,常被误解成不爱学习的“小懒虫”,“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采取一定的药物治疗,再加以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孩子的情况是能被改善的。”

记者了解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特定性学习障碍、智力障碍、情绪问题等都会造成学习困难。而“学习困难”门诊主要就是通过了解孩子的家庭养育环境,排查出影响学习表现的基础疾病状态及环境高危因素等,帮助孩子找到原因,针对问题原因进行诊断评估、干预指导、家长教育及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

“有时候,比接受孩子学习能力有问题更难的是,让家长接受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有问题。”王丽琴告诉记者,在接诊的“学习困难”儿童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情绪问题带来的抗拒学习,比如父母总在孩子面前吵架、青春期亲子关系紧张等,“很多家长认为要么是孩子智力有问题,要么是孩子不听话,我们做做思想工作,孩子的学习成绩就能好,但他们并没有意识是到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王丽琴建议,对于每个“学习困难”的孩子,家长要先关注孩子的情绪,警惕学习困难背后的心理问题。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学会情绪调节,不要简单地将情绪压力宣泄在孩子身上,应放下对孩子分数的焦虑,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成长。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