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骏
刚刚过去的西方情人节,你有没有被鲜花、礼物、“520”“1314”红包刷屏呢?但是,如果情侣分手了,已转给对方的钱该怎么算?是赠与还是借款?是否可以要回呢?
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去年情人节当天,他向当时的女友转账520元,但女友觉得转账金额太小,不够表达对她的爱意。于是,刘先生接着转账1314元给女友,并配上“老婆,爱你一生一世”的文字。不久后,刘先生与女友因琐事吵架分手。因为恋爱时间不长,这两笔转账让刘先生一直耿耿于怀,甚至打算通过法律途径追索这两笔转账。
对此,江苏万善律师事务所律师丁斌认为,从转账详情来看,刘先生不仅在转账时备注了“老婆,爱你一生一世”的文字,而且其转账的金额谐音与情侣之间示爱语言高度一致,系恋爱期间为了巩固感情表达爱意的转账,应认定为赠与性质。赠与已实际履行,原则上不允许撤销,且刘先生也没有相关证据证实该两笔款项系借款。如果对簿公堂,应承担举证不能的后果。丁律师认为,该两笔金额系520、1314等特殊金额的转账,结合双方在聊天中“老婆”等亲昵语境,可认定前述转账系赠与,不属于借款。
恋爱时,卡给你刷;分手后,“刷的钱给我还回来。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去年情人节,他不仅给女友送花、送礼物,还为女友开通了支付宝的“亲情卡”功能。恋爱期间,女友用“亲情卡”累计付款2万余元。但是好景不长,二人最终还是分了手。陈先生觉得,这些钱应该算是他借给女友的,而分手后女友应将这笔钱退还给他,但女友却并不认同。
对此,丁律师表示,考虑到一方为另一方开通“亲情卡”,开通过程中会有“赠与”“赠送”的提示,对于无法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合意的部分,不宜认定为借贷关系。丁律师提醒,设置“亲情卡”“亲密付”等功能前,建议正确认识亲密付支付款项的赠与性质,做好合理风险预期,一旦被设置为亲密付账号,对方便无需你的同意,即可使用亲情号付款,而消费款项将自动从你的账户扣除。
在情人节等特殊日子里,情侣们常通过手机转账等方式表达对彼此的爱意。但当浓情蜜意退却后,曾经的金钱往来难免要算清楚。那么恋爱中的金钱支出在法律上究竟如何认定呢?
丁律师表示,恋爱期间,为了增进感情互赠礼物、转账红包实属正常,尤其是像520、1314这种具有特殊含义的转账,通常认定是恋爱期间双方为表达爱意的赠与,即使分手也不得撤销赠与或要求对方返还。关于赠与目的明确的红包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法律上是一种无偿行为,接收红包的一方不需要履行义务。此外,如果通过聊天记录等证据,能够表明双方在转账时存在借贷合意,那么就应当按照法律有关民间借贷的规定来处理。因此,情侣热恋也应保持理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小额赠与是现代恋爱中常见的现象,但对于大额金钱或贵重财物处置,要注意保存证实真实意思表示的证据,避免日后发生争议时无据可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