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报道
缴费周期引争议的电视会员费已退回
本报记者 高静 帅莹
2月11日,本报民生·最关注版面刊登了《市民开通电视会员按“月”收费惹争议》一文。报道中,市民刘女士对电视会员服务缴费周期产生了质疑。据悉,目前通讯公司已主动联系了刘女士,并将2月初扣除的电视会员服务费退还给了她。对于这一解决方案,刘女士表示认可,但也提出,有了这次的经历,以后再开通类似会员服务时,会多关注缴费周期、会员权益等相关内容,避免再次遇到这种纠纷。
海量的视频内容、丰富的娱乐功能、随时观看的便捷模式……近些年来,“聪明”的智能电视走进了千家万户。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不少市民在享受电视“革命”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观看电视节目不仅越来越麻烦,成本也越来越高。
市民马女士告诉记者,家里的电视几乎处于常年无人使用的状态,不仅是因为电视操作起来有些复杂,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热门节目都需要花钱观看,“现在智能电视就类似一个拥有巨大屏幕的手机,里面有各种视频App,各个视频App收录着不同节目的版权,如果想要观看就需要开通会员。若是想看的节目分散在不同的视频App中,那么还得同时开通好几个会员才行,着实有些不划算。”更让马女士感到郁闷的是,手机中的视频App会员与电视中同一品牌的App会员无法通用,考虑到手机和电视的使用频次,她还是更青睐于直接购买手机视频App会员。
此外,还有不少市民吐槽,现在与其说是看电视节目,不如说是看广告,不仅有开机广告,节目播放前与播放中都会出现时长不一的广告,而如果想要减少观看广告的时间,还是得开通会员。“怀念原来的电视,现在都变味了”“看个电视太费劲了”诸如此类的感慨,说出了不少人的心声。
在多屏时代,电视如何留住观众、吸引更多用户,而不是靠“关不掉”的广告、“一充再充”的会员来赚取短期利益?其实,电视有其独特的魅力。很多人说“怀念以前的电视”,不仅是因为以前电视节目的清爽和纯粹,也是怀念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话家常的氛围。或许,电视企业真正要做的,是通过优质的内容、人性化的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的观看需求,再利用场景优势,让智能电视走进更多家庭,成为市民娱乐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版权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业内人士提出,电视企业应当学会倾听用户声音,调整视频产品定价策略,根据用户反馈优化使用体验,以此不断提升电视产品对不同年龄阶段用户的友好度,让消费者享受到品类更多元、性价比更高的优质视频内容服务,这样才能进一步释放家电市场的消费潜力,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口碑和市场双丰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