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耳朵也会“中风”

本报讯(见习记者 黄玥 通讯员 张艳) “昨天晚上,我正在跟女儿聊天,刚开始听得很清楚,没一会就听着女儿的声音慢慢由清晰变成一阵阵的嗡嗡声,最后只看到女儿不断张合的嘴,却没有任何声音传进耳朵。”8日上午,记者在市云阳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看到,市民张女士因为耳朵突然听不见正在就诊。经过诊断,医生确诊张女士是典型的“耳中风”。

耳朵也会“中风”?市云阳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夏国明告诉记者,“耳中风”在医学上称为突发性耳聋,患者72小时之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突发性的、感音神经性的听力下降,大多数患者可能会伴有耳鸣、耳闷、头晕、恶心等不适感。而突发性耳聋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过度疲劳、睡眠质量长期欠佳、高血糖高血压、心理精神因素、肿瘤以及部分甲状腺疾病都可能导致“耳中风”。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病,好发于50岁至60岁的年龄段人群,但随着部分人用耳习惯的不良倾向较为严重,该病目前也逐渐多发于年轻人群。

夏国明表示,突发性耳聋并不可怕,是可防可治的。根据资料及临床数据显示,一旦出现疑似突发性耳聋症状的患者,如果能在发病3天内及时到医院诊断确诊并接受正规治疗,多数患者可恢复发病前听力水平。反之,如果未能及时治疗,时间超过1个月以上的,内耳损害已不可逆转,再恢复听力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夏国明说,预防突发性耳聋,平常应按时吃饭、按时休息,避免长时间的劳累,合理减压,保持心情舒畅。同时,尽量避免抽烟和酗酒,饮食以清淡为主。另外,保证足量的运动是机体免疫力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要尽可能地增强自身体质,保持规律的户外活动。此外,夏国明还提醒,为了防止听力受损,应避免长时间接触噪声,慎用庆大霉素、阿司匹林等耳毒性药物。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