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骏
随着寒假进入倒计时,最近,“寒假作业”“开学综合征”等成了不少市民热议的话题。不少孩子已经习惯了假期中较为松散的状态,每天晚睡晚起、玩手机、打游戏,如此状态让家长们感到着急。
“今年寒假时间有些长,刚开始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还能和在学校里差不多,但很快就坚持不了了。”市民陈先生的儿子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陈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孩子在寒假里经常得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睡觉,第二天睡到中午才起床。随着寒假进入倒计时,和不少学生一样,陈先生的孩子也急着赶起了作业。“网上那些孩子赶作业的短视频还是很真实的。”陈先生苦笑着说,“这两天,我让他去玩他也不去了,就埋头赶作业,说他几句就急哭了,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陈先生表示,在寒假之初,他和孩子制定了一些亲子计划,包括作业、健身、阅读、出游等,但完成的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健身和阅读,没能坚持下来的不仅是孩子,陈先生亦是如此。
市民李女士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虽然年龄小,但李女士还是有些着急。“孩子放寒假,我和丈夫并不放假。孩子小,假期里就顾着玩,玩具、电视、手机、平板电脑,这些东西轮流玩,家里老人担心孩子哭闹,根本管不住。”更让李女士担心的是,孩子正是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时候,但经过一个寒假,一些行为习惯已经“走样”了。“在学校里,老师经常表扬他,可现在,他吃饭要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手机拿起来就很难再撒手,不愿意出门运动,每天看几个小时电视。”寒假进入倒计时,孩子的身体和状态都让李女士感到担忧。
正则小学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秀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学生需要调整好状态,得收收心了。“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应调整好作息时间,让自己‘动’起来,尽快调整好生物钟,与学校的作息尽量保持一致;整理好假期作业,让自己‘优’起来;制定新学期计划,让自己‘新’起来;接纳自己的情绪,自己‘悦’起来。”刘秀英表示,每学期伊始,总会有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效率低、情绪低落、焦虑等现象,这是很正常的。“面对开学的焦虑,学生可以找家长、老师或好朋友谈一谈,将自己的不安讲出来,也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通过挥洒汗水,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出来。”刘秀英说道。
刘秀英建议广大家长,首先,在开学前的这段时间里,可以与孩子一起回顾假期生活,对照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一起分享假期里的收获和遗憾;其次,要帮助孩子收心,回归日常状态,尽量少安排大型活动,让孩子的心慢慢静下来;此外,应加强亲子沟通,了解孩子在新学期的学习愿望和要求,和孩子一起,从物质、心理、精神方面做好准备,接纳孩子的情绪,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及时消除孩子心理上出现的焦虑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