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学校“项目式寒假作业”将“年味”植入学生寒假生活

核心提示: 为让孩子们体会民俗节庆的欢乐,我市云阳学校布置了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项目式寒假作业”,把“年味”植入学生的寒假生活,让寒假作业“走新”更“走心”。

微信图片_20230118153103

本报讯(记者 姜康 通讯员 刘富林)制作一份“年味”手抄报,列一份年货清单为“舌尖上的春节”做准备,帮忙写春联、贴窗花,学习烧制特色菜……为让孩子们体会民俗节庆的欢乐,我市云阳学校布置了融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项目式寒假作业”,把“年味”植入学生的寒假生活,让寒假作业“走新”更“走心”。

在语文老师眼里,“年味”体现在时间的长河中、记录于文人的作品中、流传于每个人的品味与感悟中。云阳学校七(5)班语文老师丁宁宁布置的语文寒假作业,便是让学生们以“文学作品里的‘年味’”为话题,自制手抄报。学生马乐萱的手抄报以“名家笔下的年味”为主题,将鲁迅的《过年》、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以及莫言的《过去的年》等作品中涉及过年的习俗或场景汇集起来,不仅有摘抄还用心附上了自己的点评。对于这一特别的寒假作业,马乐萱也深有感触:“今年的寒假作业,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我觉得这样的作业更有趣也更有意义。”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是不一样的,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俗,这也是研究中国人文地理不可或缺的议题。在地理老师王湉的启发下,学生们开启了“年味”地理——探寻中国各地春节风俗对比,并形成高质量的调查报告。王湉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探寻“年味”的同时可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也可以很好地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外,云阳学校其他年级还布置了帮助父母准备年货、跟着父母学习制作春节美食、开展寒假社会实践等别具一格的“年味”作业,让学生们直呼“既好玩又有趣”。据介绍,本次“项目式寒假作业”是云阳学校项目化学习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也是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润泽云阳少年的家校社德性共同体构建行动之一,旨在通过主题探究、跨学科融合实践、劳动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们在学习中增强文化认同感,让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成为他们学习和探究的对象与综合成长的课堂。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