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记趣

核心提示: “守岁”,就是除夕晚上不睡觉,一家人聚在一起眼巴巴地守着这一年剩余的一点短暂时光,直到天明。

■王霞云

“守岁”,就是除夕晚上不睡觉,一家人聚在一起眼巴巴地守着这一年剩余的一点短暂时光,直到天明。此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就有吃年夜饭“守岁”的习俗。到了唐宋时期“守岁”之风更是盛行。杜甫的《守岁》诗就是“现场写实”:“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诗人是在饮酒中半醉半醒着,坐等天明的。

从前,我们丹阳地区,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守岁”的。至于为什么要“守岁”,民间有多种说法。我听我祖父母曾绘声绘色地讲过:“年”本是一种谁也没见过的凶恶的怪兽,到了除夕这一天的夜里,它就会偷偷地从很远的大山里溜出来,来到城乡街巷中到处转悠。每每出来都要伤害好几个人,在天亮前才回去。但“年”这个怪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怕光,尤其是怕红光,见到红光就会逃得远远的。这样家家户户在除夕晚上点上红色蜡烛或燃放红色鞭炮,一家人聚在一起就能保全平安。因此,在我们丹阳乃至江南一带就有了除夕“守岁”的习俗。

我至今清楚记得,我及几个堂兄妹都有跟祖母一起“守岁”的美好经历。年夜饭结束收拾停当后,祖母就开始张罗“守岁”的事:首先将一对锡制的银灰色高约两尺多、带有三层大小不一正方形托盘的烛台从阁楼搬下来放在供桌上,这厚重、古朴的烛台是我家唯一的祖上传下来的老古董,祖母倍加珍爱。她用一块洁净的毛巾左擦右抹清理干净后,将一支尺余长的红蜡烛点燃恭恭敬敬地插在烛台上。这是一种上好的蜡烛,蜡质纯净鲜红,晶莹剔透,烛身上还绘有金色龙凤祥云花卉图案,给人以富贵庄重的感觉。

然后,祖母又从另一房间搬出装满了祭祖用的锡箔、裱糊好的半成品“福课”(祭品,一种形制较大的锡箔“元宝”组合体),及摆着五颜六色的皱纹纸、蜡光纸、剪刀、浆糊等物品的“竹扁”,虔诚地轻放在小方桌上,接着便细致熟练地开始她的制作。我们几个孩子在一旁嬉笑打闹,不一会累了就会扒在桌上静静看着祖母剪呀、贴呀……红烛在徐徐燃烧,红黄色火苗在欢快跳动,很快我便哈欠连天,困得不行,祖母见状就会关照我“早点去睡吧”,我便向床铺走去,临走前,一再对祖母说:“可别忘了在我枕头下放压岁钱啊”!

后来我知道,家里其他人及我堂妹堂弟又陪了祖母一些时间后也都先后去睡了,没有一个能“善始善终”坚持到天亮。最后只剩下祖母一人依然一丝不苟地在那里做她的“福课”。待我一觉醒来,只见红烛已快燃尽,东方已呈鱼肚白,祖母的“福课”也完成了。一对“福课”已端正地挂在供桌两边。祖母额头的菊花纹舒张开来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祖母制作的“福课”确实很漂亮:上下约有三尺长,左右最宽处有七八寸,共分五层。两层大“元宝”三层小“元宝”,顶层吊环,底层“元宝”脚,中间连接处都以各色纸花、彩线或蜡光流苏装饰。在烛光下通体流光溢彩,美轮美奂。“福课”要在堂屋展挂半个多月,吸引不少街坊邻里前来观赏,一直到正月十八“落灯”才会作为祭品烧掉,让人既赞叹又惋惜。

祖母一定认为,在辞旧迎新的关键时刻,她肩负着全家人的真诚嘱托和美好意愿,用一颗极其虔诚和纯真的善心来制作“福课”祭祖,会为全家带来平安和幸福。然而,这只是祖母的一厢情愿,我们家那些年灾难不断,日子依然过得十分清苦……但,祖母信念坚定,总是孜孜不倦,年复一年地以这种方式“守岁”,对来年义无反顾地充满着无尽希望和期盼。

确切一点说,“守岁”是从年夜饭开始的,从掌灯入席,有的人家要吃到深夜。虽然倦意难免,但大家心里高兴着,一夜不睡地迎接新年的到来。因此,“守岁”真正的含义应该是辞旧迎新。对年长者是一种祝福,祈求他们延年益寿,吉祥平安;对年轻人是一种期待和激励,提醒他们珍惜时光,努力拼搏,求得新年新气象。正如唐代诗人史青在“守岁”诗中写道:“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除夕就是旧岁与新年的交接,旧岁在夜色中正在渐渐向远方走去;而新的一年正在高举第一缕曙光自五更起朝气蓬勃地从东方地平线上向我们款款而来。

责任编辑:万韵菲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