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石丽君和她创作的兔子乱针绣。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兔子给人温顺、可爱的印象,春节快到了,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像我绣的这只小兔子一样平平安安,祥和地过好新的一年。”近日,镇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乱针绣代表性传承人石丽君创作了两幅以“兔”为主题的乱针绣,以非遗作品祝愿大家新年安康。
“这个小兔子的原稿是一幅国画作品,采用简笔的形式,整幅画的颜色也不是很多,主要是黑白灰三色,看上去简洁大方。”每年年底,石丽君都会以新一年的生肖为主题进行创作,而围绕不同生肖,创作时需要注意的细节也不尽相同,“在绣这只兔子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把握毛色的渐变,因此要格外注意针法的走向,因为正则绣在绣动物毛发的时候是能很好体现小兔子蓬松的、毛茸茸的感觉的,看上去就是一只很灵动可爱的小兔子。”
石丽君告诉记者,她绣的这只兔子看上去很干净、很温顺,给人祥和的感觉。
正则绣,名为绣,实为画,又名乱针绣或针画,最初是由吕凤子先生向正则女子职业学校刺绣科提出“用西洋画的造型方法来改进我国传统的绣法”。该绣法发展至今经过几代人的奋力开拓,这一独特的艺术品种日趋完善,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瑞璨的明珠。
据了解,石丽君于1986年随吕凤子长子吕疾先生学习绘画和正则绣(乱针绣),成为丹阳正则绣第三代传承者。经过30多年的创作和摸索,在传统的师承绣法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作品曾受到中国刺绣大师任嘒闲等多位艺术大师的好评,她所创作的多幅作品曾被镇江市政府作为珍贵礼物赠送给来访的国外元首与贵宾。在与俄罗斯、泰国、芬兰等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其作品受到众多收藏家的青睐,多幅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