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将冷藏酸奶常温贮存引质疑

核心提示: “写着需要冷藏的酸奶却在常温下存放,这样会不会变质?”近日,市民孙女士在一次购物中发现,商家对酸奶的贮存方式不当,她好心提醒了商家,可对方似乎并不以为然。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反映前往核查,对商家予以警告并责令当场整改

图为商家将应冷藏的酸奶在室温下贮存。

记者 帅莹 高静 摄

本报讯(记者  帅莹  高静)“写着需要冷藏的酸奶却在常温下存放,这样会不会变质?”近日,市民孙女士在一次购物中发现,商家对酸奶的贮存方式不当,她好心提醒了商家,可对方似乎并不以为然。

孙女士告诉记者,自家附近有一家水果店,店内不仅售卖新鲜水果,还有各种零食杂货。一天,她去店里买水果,结账时看到收银台旁放着一款瓶装老酸奶。“当时我查看了一下商品的生产日期,想着日期新鲜的话,就买一些回家尝尝。”可在检查的过程中,孙女士意外发现,酸奶的标签上写着“贮存方法:2℃~6℃冷藏”,而商家却直接将几板酸奶堆放在收银台旁边,并未放进冷藏设备中。

“虽说现在是冬天,可常温状态根本不符合贮存酸奶的低温要求。”孙女士表示,当天的最高气温在13℃左右,明显超出了酸奶的储藏温度。再加上商家放置酸奶的位置靠近店外,遇到晴好天气时,也容易被阳光直射,“酸奶贮存不当,影响了口感是次要的,万一变质就麻烦了。”想到这里,孙女士赶忙提醒了店内的工作人员,希望他们能将酸奶按要求贮存,可对方听到后却不以为然。“这两天我路过那家店时,看到那些酸奶依然还在收银台旁边。”对于商家的做法,孙女士有些无奈,同时也担心这些长时间存放在室外的酸奶质量会受到影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在购买牛奶或其它饮品时,并没有查看商品贮存温度要求的习惯,而饮品的保存是否规范,主要还是靠商家的自觉意识。有专业人士介绍,如果必须冷藏的饮品不在规定温度下存放,客观上会使产品保质期缩短。因此,商家是否将冷藏饮品存放得当,成了消费者购买该类产品安全与否的关键因素。

将要求冷藏存放的酸奶常温贮存,商家这一做法是否合法?7日,记者联系了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商家将应冷藏存放的食品放置在常温状态下,属于食品经营者未按规定要求贮存、销售食品。”该工作人员表示,遇到此类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根据市民反映的情况,我们会尽快安排工作人员前往该商家进行核查。”同时,该工作人员也提醒市民,在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可以向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或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反映。

7日下午2时,市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前往该水果店开展现场检查,经查,发现市民所反映的酸奶的确是以常温方式存放的。随后,工作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对经营者进行了行政警告,并责令其当场整改。“整改完毕后,我们对经营者进行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告诫其要遵守法律法规,合法规范经营。”该工作人员表示,后续他们还将及时组织“回头看”,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