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抑”情 “宅”校也精彩

核心提示: 这是学校临时封闭管理的第六天。赛场上的学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围观的学生也在不断呐喊助威。在这里,疫情似乎被暂时忘记了。

本报记者 马骏

“同学们加油啊!拉!拉!”昨日下午,横塘初级中学举办的拔河比赛进入决赛环节,两队的学生握紧绳子,随着一声哨响,他们开始用力蹬地,身体一致向后倾,努力把绳子往己方拽,而班主任则在一旁激动地挥动手臂,为学生加油鼓劲……

这是学校临时封闭管理的第六天。赛场上的学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围观的学生也在不断呐喊助威。在这里,疫情似乎被暂时忘记了。

“17日,我市出现了2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18日,我们接到上级通知,对学校进行临时封闭管理。”该校教务主任汤爱军说,“当天是星期五,是住校生回家的日子。当时,很多学生已经在收拾行囊了。但因为疫情原因,他们不得不继续住在学校里。”汤爱军介绍,该校共有275名住校生,占到全校学生总数一半以上。对于突发的疫情,不少学生起初都表现得有些沮丧、失落。

对学生的负面情绪,学校老师没有忽视,而是积极尝试去解决。“这样的情况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学生们都很想家,有些学生和家人打电话,说着说着就哭了。”汤爱军说,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们常抽空聚到一起,商量各种办法,要让学生们振作起来。

“因为疫情,你们不能回家,伤心难过是很正常的情绪,但我们要勇于去面对,不能逃避。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在课堂上,老师放下课本,对学生们进行挫折教育,帮助学生走出不良情绪。

此外,在课余时间,老师带着学生们包饺子、看电影,举办拔河比赛,给学生们充足的活动时间。“疫情之下,我们没有给住校学生增加学习任务,而是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去玩,去发展兴趣爱好,去劳动,去流汗。”汤爱军说,“我们将劳动教育与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让学生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尽情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在各种劳动活动中出力、流汗。”

“这两天,绝大多数学生已经没有了起初的焦虑与沮丧,渐渐适应了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看到学生们的变化,老师开始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汤爱军说,“老师会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安心地住在学校里,什么物资也不缺,安心地学习和生活。而医务人员和志愿者正奋战在抗疫一线,我们应该对他们心怀感恩。没有他们的负重前行,就没有我们的岁月静好。”

“面对疫情,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挫折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将疫情转化为一种教育资源,让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里调节好自身情绪,以较好的状态去面对临时封闭管理下的学习和生活,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人生中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这对学生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一课。”横塘初级中学校长王辉国说道。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