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发生事故,公司该赔偿吗?

核心提示: 近日,市民吴女士来电向本报记者反映,称她没有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平时双方只在微信上沟通交流,最近她在工作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受伤,向公司索赔时,公司却以双方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为由拒绝赔偿。她希望咨询律师,公司是否应给予赔偿?她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平时只通过微信交流工作

工作时间发生事故,公司该赔偿吗?

本报讯(记者 贺丽华) “虽然我平时不去公司,但部门总监一直在微信上交代工作任务给我,这难道不能证明我和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吗?”近日,市民吴女士来电向本报记者反映,称她没有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平时双方只在微信上沟通交流,最近她在工作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受伤,向公司索赔时,公司却以双方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为由拒绝赔偿。她希望咨询律师,公司是否应给予赔偿?她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今年28岁的吴女士告诉记者,她是一名室内装修设计人员,原本一直在一家公司工作,但后来因怀孕离职。直到去年5月,她生完孩子后,为方便照顾孩子,便在朋友的介绍下,为一家装修公司提供设计服务。“当时我在微信上和公司的负责人说明我平时要照顾孩子,不能去公司上班,但承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对方也答应了,之后就一直在微信上给我安排任务。”吴女士说,她没有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公司也不帮她缴纳社会保险,“不缴纳保险我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公司同意我可以不去公司上班,还是很人性化的,我也很感激公司给了我一份这样自由的工作。”

然而,上个月,她在按照公司安排前往一位客户家里测量的途中,不慎发生交通事故导致受伤。“目前肇事方已经对我进行了赔偿,但听亲戚说公司也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所以我就与公司进行了沟通,却没想到公司称并未与我签订劳动合同,不算正式员工,所以不能给予我赔偿。”而更让吴女士感到气愤的是,公司为逃避责任竟拒绝继续与她沟通。为此,她希望咨询律师,能否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随后,记者就吴女士的遭遇咨询了江苏万善律师事务所的张志浩律师,了解到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也可以依法维权。而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包括工资支付凭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以及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因此,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平时应注意收集这些物证,以备不时之需。“我们在收集像微信这类的电子证据时,需要注意把微信登录过程和双方个人信息界面录制下来,并且聊天记录要完整,否则可能会因为真实性不够,最终不被采纳。”至于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张志浩律师介绍,主要有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

对于上下班途中遇到交通事故的情况,张志浩律师表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一项规定: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获得民事赔偿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说,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在第三人已经赔偿的情况下,该职工或其家属仍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这就表明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和工伤赔偿是可以兼得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认定为工伤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必须在上下班规定时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必须在上下班必经线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必须是本人没有责任或不是主要责任;必须是因机动车而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