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的古诗文亟需一次全面校勘

核心提示: 我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古籍文献浩如烟海,有典籍在不同朝代存在不同版本,且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版本出现个别词语差异,较为常见,一些问题学术界多有争鸣,由此引发的争论不时见诸媒体。

徐林生

我国有五千年文明史,古籍文献浩如烟海,有典籍在不同朝代存在不同版本,且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版本出现个别词语差异,较为常见,一些问题学术界多有争鸣,由此引发的争论不时见诸媒体。近年热播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其中就有一些古诗文的词语、读音、解释被质疑存在歧义,有的文章还被编进教材,引起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实践中,不同版本教材中同一篇古诗文个别词语有异,并非仅有“斯人”“是人”之争。这些词语差异、争议,不可避免消解教材的准确性、严肃性、权威性,必将给学生带来困惑,无助于增强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信心,不利于学校教书育人。

教材是学习之根本所在,是最正统、最标准、最规范的学习标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近日不同教材中古诗文用语引起的争议,有关部门不应等闲视之,务必高度重视。

为此,教育主管部门与时俱进,对各级学校教材中的古诗文进行一次全面严谨的校勘考证,利用好大量的古典文献数字化资料,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最新公认成果,统一订正一些长期存在的词语误差,或作出必要清晰的补充注释,正本清源,以平息“斯人”“是人”之类争议,避免教材的权威性和标本意义被“打折扣”。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