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感受温暖,努力中改变生活

核心提示: “我们在北京有一间‘房’哦!”这是王虹的孩子魏思睿对北京的印象。

图为王虹欣慰地看着小思睿获得的奖状。记者 高静 帅莹 摄

本报记者 高静 帅莹

“我们在北京有一间‘房’哦!”这是王虹的孩子魏思睿对北京的印象。2015年出生的魏思睿在八个月大时被诊断出患有神经母细胞瘤。当时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疗,王虹和爱人时常往返于北京和丹阳之间,住简陋的房子、一天只吃一顿饭……家庭的经济也陡然陷入谷底。

王虹告诉记者,在孩子患病前,家里的生活虽没有多富裕,但也算衣食无忧。“孩子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身体异常,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乱了我们的生活。”王虹说,为了弄清孩子的病因,他们先后去了南京、北京等地,并最终辞去工作带孩子留在北京治疗。

带着家中仅有的十多万元积蓄,以及借来的三十万元,王虹一家踏上了去北京的看病之路。“孩子的病情是个未知数,我和爱人又都没了工作,没有经济来源,以后的生活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在北京待了一段时间,经济问题是压在王虹一家身上的一座“大山”。为了节省开支给孩子看病,王虹夫妇只能临时租住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当时想着只要有个地方可以睡觉、做饭就行了,房租越便宜越好。”王虹告诉记者,那时候出租屋附近的超市在哪个时间段会有特价菜,自己“门清”,“每天花2元钱左右抢购两三把蔬菜,就够我和爱人吃上一天。”王虹说,因为担心孩子的病情,同时也为了节省开支,有时候他们一天只吃一顿饭,但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

王虹说,北京是她去过最远的地方,“人生地不熟,孩子又生着病,我们夫妻二人的精神压力都很大。”为了给孩子筹集后续治疗费用,万般无奈之下,王虹夫妇选择在网上发起众筹,希望能够获得好心人的帮助。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困难真的得到了大家的回应。“前前后后,我们一共收到20余万元善款,很大程度解决了我们面临的经济难题。”王虹告诉记者,在发布众筹信息后没多久,自己又收到了丹阳本地慈善机构打来的电话,“如意慈善的好心人知道我的情况后,不仅提供经济上的帮助,还给予我精神上的鼓励,这对当时的我来说是莫大的安慰。”

有了好心人的帮助,再加上孩子的病情有所好转,王虹夫妇很快振作了起来。2017年,经过一年的治疗,王虹一家总算又回到了丹阳。看到许久未见的家人,他们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刚回来的三年特别苦,每三个月就要带孩子去北京复查,一去就是大半个月。”为了补贴家用,也为了尽快还清债务,王虹的爱人在眼镜厂找了一份临时工作,“我们不能一直依靠别人的帮助,得尽自己所能将生活拉回正轨。”

如今,小思睿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只需每年去北京复查一次,一家人的生活也渐渐有了好转。用王虹的话来说,之前困难的时候得到了他人的帮助,现在自己一家人都很努力,日子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好。目前,王虹的爱人换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小思睿也很争气,在学校里获得了不少奖项。

对于现在的生活,王虹很知足。她知道一家人能渡过难关,离不开当初好心人的帮助,对此一家人都心怀感恩,“现在,我的爱人也加入了如意慈善团队,每当他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也会尽力给予帮助。我时常告诉小思睿,要好好学习,将来学有所成,要像那些素未谋面的好心人一样,传递爱心回报社会。”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