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代表生命,代表健康和活力。这是人类倡导的主题。环境保护是每个家庭应负的责任。姚丽云老师家规严格,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家训中从小便形成了“勤俭节约,物尽其用”的意识。在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后以“创建绿色家庭,争做绿的使者”为目标,将环境保护的思想认识落到实处,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一、在生活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依靠力量,倡导低碳生活需要每一位家庭的积极参与。姚老师一家常年坚持环保节能低碳生活,她的家庭节能低碳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影响和带动了身边很多的朋友。
(一)自制居家物品,变废为宝,美化家庭环境。姚老师一家,经常都会利用生活废旧材料,自制一些居家用品,主要有:扫地组合1件、玻璃清洁器1个、衣柜2个、书柜3个、储物架3个、凳子3张、桌子2张、电视DVD功放架子1个、橱柜门2个、移动储物柜1个、蓄水池2个、大肥料箱1个,等等。整个家庭里的东西,很多都是自己制作或者“二手再利用”,尤其是女儿的衣服鞋子,几乎全是亲友孩子穿过或者自己制作的。但这都不乏品味和质量,家中还种有很多的植物,一进门即可感受到绿色、环保、生命、和阳光的气息,很具特色和品味。
(二)节约水电,从点滴做起。姚老师的家庭用水从三个方面节约,厨房用水,个人卫生用水,和厕所用水。姚老师一家自己开荒有100平米左右的菜地。厨房用水以及洗衣用水,都通过自己设计,把这些水流往菜地浇菜。当然,厨房使用的清洁剂和洗衣用的洗衣液,都是选择高环保产品。姚老师家自创节约洗澡水的方法:每天洗澡时都站在一个大盆里,这样就把洗澡水储蓄下来,在拖地、清洁、浇花和冲厕所等地方充分利用。并且在菜地制作蓄水池,储存生活用水和雨水。真正做到了一水多用,让每一滴水都变得有价值。
(三)垃圾分类,绿色环保。姚老师一家所到之处总是用最实在的行动保护周围的环境,影响其他的人。他们坚持认真做好垃圾分类,姚老师家的垃圾分为这三类:可回收类(如菜叶、果皮等,用来堆肥种菜种花)、有毒有害类(如电池和药品等)和一般垃圾。散步时遇到垃圾,他们也是主动捡起扔进垃圾箱。
(四)倡导健康文明,引领时尚生活。姚老师一家家庭和睦,兴趣广泛,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跑步、滑冰、弹琴、下棋等,喜欢书法、绘画和阅读,藏书丰富,钟情传统经典文化,坚持读经,启发圣贤的智慧,聆听先祖的教诲,努力把自己和孩子培养成深具责任感的现代爱国公民。姚老师十几年如一日每天坚持骑自行车到校上班。在“节能减排,绿色生活”方面的思想观念,一致性非常高,成员间互相提醒,互相鼓励,互相包容,共同进步,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二、在工作上,她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在全校师生中开展环保活动,在校园中播洒绿色的种子,让孩子们带着绿色的心走出校门,从而影响每一个家庭。
(一)让孩子心中种下“绿色”。姚老师通过园内的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园外的实践活动等形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保题材,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她在校级、镇级、市级相关方面的公开课中,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传达给更多的人。平时的工作中她每天手工制作教具,鼓励和引导在工作与生活中“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的认识与行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绿色活动。作为学校一名深具环保意识的教师,她教给孩子环保知识,带领孩子给学校的每棵小树挂牌;她发动家长与孩子共同上网搜查学校生态园每种植物的资料,了解身边的每一棵花花草草;利用国旗下讲话为孩子开展环保讲座;每年的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防范荒漠化和干旱日、世界人口日……这些纪念日都与环境保护这一教育主题有密切的关系,她都和学校一起配合社会,策划和参与相关的环保活动。如1、“保护地球、爱我家园”绘画比赛。2、 “环保”主题墙评比。3、“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大赛。4、“携手绿色”环保主题月活动。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弘扬绿色文明,携手绿色行动,共创绿色家园!
姚老师家庭陈设古朴简单,干净整洁,通风采光,是绿色之家,是书香之家,是积极学习之家。目前绿化和低碳节能减排是当务之急,姚老师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能影响和带动周围更多的人,参与绿色行动,我们的社会必然更加美丽、和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