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馒头,蒸出国庆“喜庆味”

核心提示: 蒸汽氤氲,温暖清甜的馒头香充盈着整个厨房。10月1日,记者来到延陵镇行宫黄固庄村郦锁凤家,郦阿姨和她的俩闺蜜轻快的语调和时不时勾起的嘴角,让人觉得她们忙碌却也甘之如饴……

图为郦阿姨正和闺蜜一起包馒头。记者 陈晓玲 摄

本报记者 陈晓玲

蒸汽氤氲,温暖清甜的馒头香充盈着整个厨房。10月1日,记者来到延陵镇行宫黄固庄村郦锁凤家,郦阿姨和她的俩闺蜜轻快的语调和时不时勾起的嘴角,让人觉得她们忙碌却也甘之如饴……

“今天我们准备了四种馅,都是家人、亲戚喜欢吃的,自己包的,味道就是不一样!”郦阿姨一见记者高兴地说,“每年,我都会蒸馒头送给在丹阳以外的亲戚,让他们能尝到家乡的味道,已经十多年了。以前,生活条件不太好,只能在过年前蒸,现在生活好起来了,这不,国庆节就约了闺蜜一起蒸馒头,也算是聚在一起庆祝一下了!”

前一天,郦阿姨一大早就去买肉、买面粉等,“今天一大早就起来了,将面粉和上,为了让外孙女回来第一时间吃到馒头。”

谈起蒸馒头的过程,她们纷纷表示虽然耗时长、费功夫,但却寓意着日子蒸蒸日上,所以大家忙活起来就非常有劲。郦阿姨说,要把馒头蒸好,发面很重要,这决定着馒头的松软程度;揉面时加水也很讲究,太少会发硬,太多了又无法包成形。

大家一起动手,不一会儿工夫,三笼馒头全部摆放到位,并放上了蒸笼。蒸的过程非常讲究,得用专门的蒸笼。为了节省时间,每次三笼一蒸,近百个馒头,用家中的土灶烧柴火蒸,第一次蒸的时间较长,约半个小时才能蒸好,蒸好后趁热点上红点,整个蒸馒头的过程才算真正完结。等第一锅馒头出笼时,郦阿姨家的孙女闻着香味儿就奔到了厨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阿姨们也拿起一个享受着亲手制作的美食。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小朋友吃馒头就吃个稀奇,不像我们小时候,只要有亲戚朋友家蒸馒头,那一天保准会饿着肚子等。馒头一蒸好倒进筛子里,就会蹲在一旁直接拿起来吃,就算烫着手和嘴,也是急不可耐地吃起来,甭提多香了!”说起小时候的记忆,大家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现在的生活真是好呀,孩子们真幸福!”

“今天我们三家一共用了30多斤面粉,可以包400多个馒头,要忙活一整天!”郦阿姨一边往蒸笼里放馒头,一边说着。

蒸馒头除了寓意好兆头外,制作过程也能增进参与者的感情、拉近邻里关系。郦阿姨告诉记者,村里国庆节蒸馒头的不多,不过每到过年前,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蒸馒头了,而但凡有人家准备蒸馒头,就会事先通知同村的亲戚和邻居,第二天大家都会来帮忙,女的就聚在一起包,男的就帮着端、烧、搬,所有的感情、亲情、默契都会在蒸馒头的过程中得到体现。

等馒头蒸好了,彼此之间还会互赠自家的馒头:这个亲戚一包,那个同事带点,给城里的长辈再送去些……这包裹着浓浓喜庆味的馒头就仿佛是维系亲情、友情的纽带,让所有品尝的人都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大家庭的关爱。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