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珊珊)随着孩子开学,家长们每天晚上又要因为辅导作业的事上头了。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为什么家长老师苦口婆心,孩子却经常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有的时候家长气得直吼,可熊孩子好像越吼越呆了?有个说法说孩子越骂越笨,这是真的吗?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我做错事的时候,妈妈会吼我。”“我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写完作业,爸爸就会吼我。”“考试比较差,妈妈就会吼我,骂我又没考好,为什么错,这个题讲了多少遍,怎么还错!”……在走访中,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中小学生,大部分学生表示,在家被吼几乎是常事。
那么,家长吼过之后,孩子又会有哪些反应呢?“会害怕,冒出一身冷汗。”“我感觉我想钻到地下,我妈的嗓门天生大,吼得整栋楼都能听见。”“我就会比较委屈,因为我真的很努力地想考好,但结果还是被骂。”“他们就会说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们吗?我就很委屈,我什么都没做错,他们就这样讲我。”……采访中,一些同学吐露了被父母吼过之后的心声,害怕、恐惧,又有点委屈。
对此,有家长表示:“其实过后会很后悔,实践证明也没什么效果。小时候吼他,之后会马上行动起来,长大了以后,效果就很差了,叫几遍也不动,还不如不吼。”也有些家长表示,现在都不太敢吼孩子,怕他们心理上承担不了。
市教师发展中心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耿振美,一直聚焦儿童青少年的情绪发展和压力管理,对此,她表示:孩子确实可能会“越骂越笨”。
“大脑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控制系统,叫做额叶,尤其是前额叶,被称为‘人脑的控制中心’。如果声音突然提高八度,对于越小的孩子来说,构成了恐惧刺激,在情绪变化非常大的情况下,或者受刺激很强的情况下,额叶为了自我保护,避免受到更强烈的情绪刺激,就会自己把自己关闭。”耿振美解释道,人在面对恐惧刺激时的反应,除了“战”和“逃”之外,还有第三种反应:“呆”,“严厉的责备、批评尤其是吼叫引发了孩子的恐惧反应,孩子的额叶暂时‘死机’,就会出现‘呆’反应。”
耿振美还表示,此外,过大的“压力”也会让孩子变笨,如学习上的各种“抢跑”,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会造成孩子压力过大;在孩子与家长意见不一致时,有家长打着“爱”和“为你好”的名义,无意中形成了对孩子的“精神控制”。
“一旦对孩子说‘我都是为了你好’时,孩子真的就无言以对,很难再去辩驳了。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孩子还怎么去说呢?很多孩子就不愿意去跟家长辩论,这个过程叫做‘以爱之名伤害孩子’,有时候我们也会说这是一种道德绑架行为。”耿振美说道。
那么,家长到底应该怎样跟孩子有效沟通呢?耿振美建议家长,正确认识并理解孩子的各种所谓的“问题”,做“成长型”父母,“至少给孩子一个到两个星期左右的适应期,在这期间,对孩子的作业质量先不要做过多要求,尽可能让孩子先去适应新学期的作息节奏。因为这时候,很多孩子都在面临一个转换的过程,因此即使学业压力再大,家长也要尽可能地让孩子保持一些兴趣爱好,因为兴趣爱好是缓解压力的方法之一。而对于家长来说,一方面自己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给孩子做好榜样;另外一方面也要帮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任务管理以及目标管理,与孩子携手共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