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核心提示: 每到新学期开学,看到家长们用汽车、摩托车送孩子去上学时,眼前总会浮现出60年前父亲的背影……

■肖飞

每到新学期开学,看到家长们用汽车、摩托车送孩子去上学时,眼前总会浮现出60年前父亲的背影……

那年,我12岁,考上了城里的实验中学。父母开心极了,忙着给我筹集上学的费用,准备生活用品。有好几个晚上,母亲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用染黑的自织布为我缝书包。平时很少出声的父亲也哼哼唧唧地找来几块木板,锯锯钉钉,做了一只两尺见方、一尺八高的小木箱,又用牛皮纸贴好,刷上几层紫红色的油漆,给我放衣裤和书本用。

8月31日,天还没有亮,母亲就起来烧早饭,她煮了一锅大麦粥,煎了半碗隔夜存下的馄饨。这是当时最丰盛的饯行饭了,寓意出门稳当平安。父亲则向镇上的搬运社借来了一辆板车,放上一床被席、一只木箱和一些生活用品。

大约七点多钟,父亲将我抱上车,让我坐在那只小木箱上就出发了。母亲又急着赶出来将几块掺着麸皮的面饼塞到我手里,再三关照我,要听老师的话,要当心!说着,母亲撩起围裙擦拭脸上滚落的泪珠。

我家住在珥陵镇上,距县城30里路,由镇西一条南北向的泥石公路相通。父亲抄起车把掂了掂,叫我坐稳了,便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

父亲当时已经50多岁了,中等身材,花白头发,在镇上供销社的酱油厂里上班。他原本在商店里站柜台的,为了多赚几元钱养活一家七口人,他主动要求到厂里干活,每天要从大河里挑几十担水,翻糟发酵,榨酱油。然而再苦再累,他从来不吭一声。他的手特别巧,瓦工、木工、漆工,什么活都能干,是我们兄妹心中的能人。

父亲拖着板车,边走边与熟人打招呼。踏上公路后,人影就很稀了,我坐在车上,只看到父亲的背影;只听到他脚下“嚓嚓”作响。父亲又开始讲故事了,这次是讲他进城当学徒的故事。父亲12岁便进城当学徒,为了生计,吃尽了千般苦,如今说起,父亲仍唏嘘不已。

一路上,我很少说话,我只想着,父亲一生太苦了,等我长大后要好好孝敬他。

太阳升得老高了,热得让人有点喘不过气来。我看到,父亲不时用毛巾擦着头上脸上的汗水,他那圆领衫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后背上。

大约上午十点钟,我们到了入城的一座拱桥。这座桥很陡,父亲关照我坐好了,用手抓紧板车两旁的挡杆,只见他一哈腰,头几乎要贴近桥面,一步一步费劲地向上爬,“呼哧呼哧”的喘气声越来越大。当时,我真想跳下车去帮他推一把,可是他硬是不让。

在县城的大街上,卖棒冰的把棒冰箱拍得震天响,我感到更加口干舌燥。这时,父亲将车停在棒冰摊前,从裤袋里摸出了一只用年画纸折成的钱夹子,拣出了两分钱递给卖主。卖主说三分钱可以买两支,父子俩一人一支。可父亲摇摇头,拿着一支棒冰递给了我。

那是一支头上嵌着几粒绿豆的棒冰,我一放到嘴里,只觉一股凉气和甜味沁入心肺,不觉连连咂嘴。父亲一边擦汗一边看着我,嘿嘿地笑着。我吃了几口,将棒冰递过去硬要让父亲尝尝,父亲微微张开干裂的嘴,似乎在棒冰尖上舔了舔,却连连说“太凉了,激得牙齿痛”,就再也不肯多尝一口了。

到了学校报完名后,父亲领着我走进一家小面店,花七分钱买了一碗阳春面让我吃,他自己却向店里要了一碗面汤,拿出几块清糠杂面饼背着我啃了起来。

看着父亲那花白的头发和被汗浸透的后背,我的眼睛模糊了。

父亲还要急着赶回去上班,他再三关照我要好好读书。临别时,父亲掏出仅有的五毛钱,让我饿的时候买点吃的。我知道,这是全家当时3天的吃饭开销啊!说完,他又操起车把急急地迈开了步子。

我站在校门口,手里握着那已被汗水浸湿的纸币,望着父亲在烈日下越走越远的背影,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

如今,我的儿子进城上班了,孙子、孙女也进城上学了。我呢,总要在学校开学时,把这个老得掉牙的故事再给儿孙说一遍,说一遍……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