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公益路 以善举筑就美好希望
99公益日 线上献爱心
本报记者 魏郡玉 通讯员 张栋
马上又到9月,国内最大的全民互联网公益盛事“99公益日”即将到来。为推动全民参与慈善公益,募集更多的慈善资源,丹阳市慈善总会联合爱心单位、志愿团队,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共建幸福家园。
围绕2022年全省慈善会长会议总体要求,我市组织了8家社会公益组织参与“99公益日”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公众慈善意识,促进慈善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期盼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仁人之怀、恻隐之心,慷慨解囊,为需要帮助的特困人群送上一份温暖,献上一份爱心!
计划名称:
【丹阳市慈善总会】丹心向阳、爱我家园
计划简介:发挥网络慈善功能,扶困济困,助力村社治理和乡村振兴。
筹款目标:600万元
围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主题,进一步发挥网络慈善优势,积极响应中华慈善总会发起、民政部批准实施的“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聚焦党和政府最关心、社会困难群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亲情乡愁为纽带,广泛发动群众力量救急难、防返困,助力村社治理和乡村振兴,合力打造幸福家园。
本项目所募资金分为“村社互助慈善救助”和“家园建设公益项目”两部分使用。其中村社互助慈善救助主要针对本村(社区)内村(居)民,因患大病、遭遇灾祸等原因导致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予以适当救助;家园建设公益项目主要用于资助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及为弱势群体增添集体保险保障等公益项目。
丹阳市慈善总会2013年5月31日成立以来,始终秉持扶困济困、慈善为民的根本宗旨,坚持为党政分忧、为群众解难的工作方针,突出助学、助医、助困、助残、助老、助孤“六助”重点,切实开展慈善救助工作,2013年至2021年总会共救助161774人次,支出救助金16433.93万元。2021年,市慈善总会市镇村三级慈善组织慈善资金收入3650.14万元,慈善救助支出3175.97万元,受助困难群众44772人次,慈善资金余额2.4亿元,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荣获江苏省慈善总会全省网络募捐“最佳组织奖”和“创新慈善品牌项目奖”。
计划名称:
【丹阳市九九爱心社】山区助学项目
计划简介:对山区及丹阳本地特殊困难家庭孩子发放助学金,为他们的家庭减轻经济负担,让他们可以安心上学。
筹款目标:40万元
当我们分享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愉悦时,仍然有一群山区孩子被困难生活所扰,为学业而忧。尽管有政府低保金、助学金等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偶有善心人士慷慨解囊,给予爱心资助,但是,这对寒门学子来说仍显得杯水车薪。因为困难,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压力,背负了太多本不该他们背负的痛苦。
本项目的救助对象为孤儿、弃儿,单亲家庭,因病(残)致困,因祸致困,极度困难等群体。或许你我的帮扶,就会彻底改变他们的一生,用生命影响生命!
丹阳市九九爱心社自2015年9月9日成立以来,2015~2021年累计资助了350个困难家庭孩子上学,支出助学金1062830.7元。2021年,爱心社慈善资金收入437364.71元,慈善救助支出347813.48元,受助困难群众500人次,慈善资金余额89551.23元。
计划名称:
【丹阳市妇联】织爱行动 予她童行
计划简介:为困境妇女、儿童及困难家庭提供经济帮困、精神抚慰和生产生活等关爱。
筹款目标:45万元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会先来,突发重大疾病或遭遇意外灾害,对一般的家庭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同时,留守、困境、单亲等家庭也存在一些个性化问题,需要个性化关爱服务。
该项目通过开展对困境妇女、儿童及困难家庭走访慰问、物质帮困、精神关爱等系列活动,为丹阳市困境妇女、儿童及困难家庭提供全方位的关爱与帮扶。
丹阳市妇联是在丹阳市委和上级妇联领导下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重要力量。市妇联先后发起实施“社会妈妈”帮困助学项目、“织爱行动情牵童心”“织爱行动益童助她”“织爱行动予她同行”项目,凝聚社会力量,用爱心为千余名困境妇女儿童带来温暖。在“织爱行动”项目中,四年来撬动社会爱心资源累计为全市困境妇女、儿童募集善款164万余元,帮扶慰问“两癌”困难妇女300余人,吸引了更多爱心人士自愿参与活动。丹阳市妇联连续三年获得江苏省“妇女儿童慈善工作优秀组织奖”等荣誉。
计划名称:
【丹阳市爱心义工社】幸福来敲门
计划简介:助老项目,即为孤寡、困难、残疾老人等提供志愿服务,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作出一份贡献。
筹款目标:5万元
如今人口老龄化问题普遍,许多老人情感上孤独无助,生活上无人照料,就医困难等。我们设计此项目,以“为政府分忧,替儿女尽孝”为服务理念,运用社会-心理模式等专业方法,“一对一”进行介入,关注弱势群体,提供多种服务。用实际行动从物质和身心上帮助他们,使他们能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并展示党和社会对空巢老人、残疾人、弱势群体等的密切关怀。
计划每月定期为帮助对象理发,提供卫生保洁等生活服务;根据受助对象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简单体检;建立档案为患病老人提供陪护看病和送药上门服务;对特殊困难的老人,制订专门帮扶计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