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名牌产品让消费者屡踩坑

核心提示: 明明想买“六个核桃”,细看竟是“六亿核桃”;想买“奥利奥饼干”,买到手的却是“粤利粤饼干”;想喝一瓶“雪碧”,喝完才发现竟然是“雷碧”……近年来,这些傍名牌的山寨产品在市场上鱼目混珠,使得不少消费者踩坑。近日,我市一位市民也不慎中招,本欲购买“云南白药”牙膏,结果竟买成了“云南中药”牙膏。

云南白药变云南中药

傍名牌产品让消费者屡踩坑

本报记者  帅莹

图为赵女士母亲买到的云南中药牙膏。    记者  帅莹  摄

明明想买“六个核桃”,细看竟是“六亿核桃”;想买“奥利奥饼干”,买到手的却是“粤利粤饼干”;想喝一瓶“雪碧”,喝完才发现竟然是“雷碧”……近年来,这些傍名牌的山寨产品在市场上鱼目混珠,使得不少消费者踩坑。近日,我市一位市民也不慎中招,本欲购买“云南白药”牙膏,结果竟买成了“云南中药”牙膏。

据市民赵女士介绍,前段时间她在一次和母亲的通话中得知,其母亲在某网购平台花9.9元买到了2支“云南白药”牙膏。“超市里售卖的云南白药牙膏通常一支要20元~30元,花9.9元能

买到两支,价格确实很便宜。”赵女士说,聊天过程中,母亲一直为自己买到便宜的商品而沾沾自喜,还说要留一支给她使用。“我平常网购时,偶尔也会遇到商家为冲击销量而打折售卖商品的情况,因此我对这件事并没有起疑心。”

然而,当周末赵女士回到家中,其母亲拿出自己抢购到的“战利品”给她使用时,她发现了不对劲。“牙膏一进嘴,我就觉得不对。”赵女士说,牙膏遇水后没有泡沫,刷完牙后反复漱口也总感觉漱不干净,嘴里始终像是含了一口面粉。“我之前也用过云南白药牙膏,使用感觉跟这个完全不一样。”赵女士拿着牙膏翻来覆去地研究了一会,突然发现包装上写着的并非云南白药,而是云南中药。

“从包装上看,两款产品相似度极高,别说老年人了,连我都很难分辨。”赵女士哭笑不得地说,牙膏外包装上“云南中药”四个字的字体和配色与“云南白药”类似,连产品功效旁的斜杠设计也是如出一辙。此外,赵女士发现,此款“云南中药”牙膏的功效也令人怀疑。“产品包装的正面标注了有云南红花,可在背面的成分表中,却没有添加任何红花成分。”赵女士在查询后发现,此款产品的成分表中除了一些牙膏里必须有的摩擦剂、保湿剂外,只添加了天然薄荷脑,根本达不到包装上标注的清热去火的功效。而另一款标注有“云南三七萃取”的云南中药牙膏,里面也并未添加三七成分。“可以说这只是一款普普通通的牙膏,和云南白药没有任何关系。”赵女士说。

据赵女士介绍,在产品包装盒的下方还印刷了一行声明,写着“本产品名称、图片及内容简介仅供参考”,而这行字使用的字体甚至比成分表的字体还要大。赵女士说,事后她在网购平台输入“云南中药牙膏”进行搜索,发现此款牙膏的日常零售价在3元左右一支,批发价为1元一支,所谓的9.9元抢购两支,对消费者来说,其实是笔亏本的买卖。“因为这款牙膏的使用效果实在不佳,但扔了又浪费,所以现在我们都拿它来刷鞋用了。”赵女士说。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赵女士母亲的网购经历并非特例,还有一些市民在参加低价旅游团时,也被导游带进购物店购买过整箱云南中药牙膏。而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买到傍名牌产品的经历:大宝SOD蜜变大娟SOD蜜,蓝月亮洗衣液到手却是蓝月液……部分网友表示,他们也曾尝试维权,认为傍名牌产品的包装和名称与知名品牌相似,有误导消费者之嫌,但最终因为产品本身未出现质量问题,且生产厂家也为正规公司,销售渠道也正规,所以很难维权成功。

生活中,傍名牌产品的涉及面广泛,食品、电器、生活用品、服装品牌等领域都有它们的身影。有专业人士分析,傍名牌产品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一些小型生产企业资金不足,规模小,又期望在短期内获得较大利润,因此试图通过制造与名牌产品相似的山寨产品来迷惑消费者,以减少自身营销推广的成本。消费者若对品牌的认知力较弱,贪图便宜,则极有可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陷入消费陷阱。

业内人士认为,傍名牌产品通过模仿外包装的方式,侵害部分缺乏鉴别能力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企业从源头上肩负起社会责任,严以律己,避免不正当竞争;也需要职能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产品进行鉴定和查处,打造一个清朗的市场环境。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也要看清产品的包装、名称,认真辨别所购产品的商标、产地、生产企业等主要信息,避免买到“李鬼”产品。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