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毛家社区的“00后”学生志愿者走街串巷对商铺消防设施配备情况进行巡查。
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通讯员 眭建芳
“这几天,我们在大泊镇东路上总共摸排了102家商铺,有一些商铺没有配备消防设施,我觉得要引起重视,并及时整改。”
“我们摸排了镇南路上68家商铺,有一家没人在,我们打算下午再去一趟……”
13日上午,在开发区毛家社区居委会的会议室里,几位“00后”志愿者正在总结着这几日的摸排工作情况。他们之中,有的正在上大学,有的刚刚高中毕业。炎炎烈日下,他们走出家门,主动参与到社区志愿工作中来,工作量再大,也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更没有一个人临阵退缩。
大约一周前,毛家社区接到上级通知,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在辖区内进行危房排查和消防整改巡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人手不足。面对这一情况,有社区工作人员提出,暑假里,很多大学生都有社会实践的需求,是否可以通过社区网格微信群招募学生志愿者,让他们为社区事务出一份力。“最近几天天气实在太热,我们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网格微信群里发布了志愿者的‘招募信息’。没想到,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七八位学生报名,除了大学生外,还有一些是高中毕业生。”毛家社区党委委员、居委会委员王炜介绍,“我们很快便招募到了足够的志愿者,对于那些报名稍晚的学生,我们只能婉拒了。”
13日上午10点左右,室外温度超过35℃。大学生志愿者王逸凡和高中毕业生志愿者夏亮走进了一家卤味店,在查看了店内的消防设施情况后,两人向店主普及了相关的消防知识,并提醒店主注意安全事项。“店主觉得,天气这么热,我们来检查消防设施配备情况挺辛苦的,所以都主动积极地配合。”夏亮一边擦汗一边说,“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所以不觉得辛苦。”
“在做社区志愿工作之前,我每天就是宅在家里,无所事事。听说社区招募志愿者,我马上就报名了。”王逸凡说,“在参加志愿工作的这几天,我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大家在一起有不少共同语言。志愿工作马上告一段落了,我心里还挺不舍的。”
同样是大学生志愿者的徐颖即将上大三了,在得知社区招募志愿者后,她立马喊上好朋友朱佳怡一起报名参加。“我们家在同一个社区,又在同一所大学上学,很有缘分,所以一听说有社区志愿工作,我立马就喊她了。”在徐颖看来,在社区志愿工作中,她既能完成学校对社会实践的要求,又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和能力,还能在这一过程中和同龄人一起聊天,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
记者了解到,这些学生志愿者在参加志愿工作之前,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最多的是两三千步,最少的仅有几百步,而在参加了志愿工作后,大家每天的微信步数都在一万步以上。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是娇生惯养的一代人,觉得他们吃不了苦。可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得给这些孩子点个大大的赞。”王炜在这段日子里具体负责志愿者们的工作安排,十天左右的工作量,这些年轻人仅用了一半的时间就完成了,而且完成得相当出色,“在这之前,大学生、高中毕业生参与社区志愿工作的情况比较少见,这主要是沟通渠道的缺失。去年下半年,我们社区着力进行网格化管理,建立了一个个网格微信群,拉近了社区和居民的距离,也拉近了社区和这些年轻人的距离。年轻人参与社会实践的需求与社区工作对年轻力量的需求一拍即合,无论是对这些年轻人,还是对我们社区来说,这都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王炜表示,接下来,社区将不断探索新形式,更多地与社区内的年轻人沟通,鼓励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社区事务中来,用这份青春力量让社区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