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观影厅内的按摩椅座位。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我付了钱,按摩椅却因为故障而无法工作,那把钱退给我就行,怎么就这么难呢?”近日,市民徐先生带着女儿来到电影院观看一部动画电影。进入影厅后,徐先生发现,他选择的是一个按摩椅座位。原想着看动画电影会有些无聊的徐先生,在坐定后赶紧用手机扫码付款,想要按摩一下。
徐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影片时长80分钟,他便选择了一项按摩60分钟费用19.9元的服务。然而,付完钱后,按摩椅却没有任何反应,这让徐先生有些纳闷。于是,徐先生打开手机,借着屏幕发出的光亮对着按摩椅一通照。徐先生发现,这张按摩椅其实就是在座椅上放置了一张按摩垫。而按摩垫的使用也比较简单,只要在手机上付钱后,按一下按摩垫上标注着“启动”的按键即可。然而,按了几次之后,按摩垫仍然没有反应。徐先生判断,是按摩垫出故障了。
电影结束后,徐先生再次查看按摩椅,发现座椅上并没有注明任何联系方式。之后,徐先生在手机上搜索到了按摩椅投放公司的客服电话。在多次电话后,徐先生终于打通了客服人员的电话。当徐先生向客服人员说明了情况后,客服人员让徐先生关注该品牌共享按摩椅的微信公众号,并将付款信息截图后发到公众号上。按照客服人员的提示,徐先生与相关工作人员在公众号的对话框里进行了联系。
本以为经过这一连串的麻烦事后,商家方面会直接退款。让徐先生没想到的是,当他向工作人员提出退款要求后,对方并未退款,而是开始向徐先生推销起来。对方称,他们将会退给徐先生一张优惠券,这让徐先生哭笑不得,“对方一直强调,说送优惠券比直接退款要划算得多。”当徐先生表示平日里工作忙,难得有机会到商场来坐按摩椅后,工作人员又称该优惠券的使用时间跨度较大,“我以为退款是很轻松的事,毕竟按摩椅故障是他们公司的问题。可是,工作人员一直顾左右而言他,始终不愿意提退款的事。”
徐先生告诉记者,在他的一再坚持下,对方最后总算松了口,在回复徐先生“已退”后便再没有发来信息。事后,徐先生仍有些郁闷,“首先,我购买电影票的时候,并不知道我选的位置是按摩椅座位,而在我看来,无法正常工作的按摩椅不如普通座椅坐得舒服;其次,按摩椅出现故障后,周围并没有工作人员来维修,消费者只能在网上进行反映;最后,商家在退款环节扭扭捏捏,让人很不是滋味。”徐先生认为,共享按摩椅的出现提供了一种休闲放松的新方式,受到很多人欢迎。不过,这类共享经济想要走得远,售后服务还得紧紧跟上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