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成泳池,“野泳”何时休?

核心提示: 随着夏天的到来,游泳成了市民消暑纳凉的大众运动,而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因天气炎热,一些市民抵挡不住河水的清凉诱惑,冒险进入未知的水域,一些水库、宕口成了露天“野泳场”。

上图为两名游泳爱好者在马塘桥水库野泳;

左图为马塘桥水库的水深在8米以上。

记者 马骏 摄

本报记者 马骏

随着夏天的到来,游泳成了市民消暑纳凉的大众运动,而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因天气炎热,一些市民抵挡不住河水的清凉诱惑,冒险进入未知的水域,一些水库、宕口成了露天“野泳场”。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泰山水库、上湾水库等,几乎每年盛夏都会发生溺水事件。生命的警钟不断敲响,但溺水事件仍在重复上演。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马塘桥水库,两名成年人正在水面上畅游,附近岸边则竖着一块较大的提示牌,写着“为了您的安全,严禁下库游泳”。不远处,还有另一块提示牌上印有“禁止游泳”和“水深危险”的警示图标。记者看到,其中一名游泳者装备了一款名为“跟屁虫”的防溺水装备,而另一名游泳者则没有任何防护装备。据两名游泳者介绍,他们是外地人,在丹阳工作,“我们从四五岁就开始学游泳了,水性好得很,完全没必要担心。”其中一位游泳者说,“这里的环境非常好,很适合野泳。”他告诉记者,以前他们都是在泰山水库野泳,今年泰山水库沿岸加装了铁网,使得游泳者无法再下水游泳。于是,他们便来到了马塘桥水库。“野泳确实存在风险,比如我不知道这水库究竟有多深,所以不会游得很远。远处还有很多高压线,下雨天是不能在那附近游泳的,会非常危险。”该游泳者说道。

现场,负责清理马塘桥水面的几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时节,马塘桥水库的水深在8米以上。虽然水深,但进入夏季后,每天都有一些人来马塘桥水库游泳。“他们一般都是在每天下午四五点以后来游泳,少的时候有十几个人,到了节假日,人就多了,差不多能有五六十人来这里玩水,其中还有不少孩子。”一位工作人员说,“来这里游泳的人绝大多数都会有一些防溺水装备,但也有什么装备都没有的‘游泳好手’。”

“近几年,每年盛夏都有因野泳而溺亡的事件发生,少则三四人,多则七八人。”我市云天救援队一位负责人说,“尤其是在一些人烟稀少的野外宕口,一旦发生溺水事件,遇险者根本无法得到及时救援。”一起起惨痛的溺水事故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让一个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一个个现实案例,一次次敲响了警钟,防溺水刻不容缓。

业内人士表示,野泳之所以危险,原因众多。首先,水库、宕口水底的水温非常低,很容易发生腿脚抽筋情况;其次,水底的淤泥、暗涌等情况不明,难以估测,有的地方看上去水浅,可由于水底地势有高有低,一下踩空就很危险;最后,水底的茂盛水草在游泳时也会成为潜在的危险因素。要想有效杜绝此类安全事故,除了相关部门派人加强巡视外,最关键的还是游泳爱好者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

业内人士提醒,作为成年人,要时刻绷紧游泳安全弦,掌握基本的自我防护与自救技能。游泳要选择有安全措施的正规泳池,不到野外水库、江河、湖泊等缺少安全保障和存在潜在危险的水域游泳。更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他们安全意识淡薄,危害辨识能力差,当他们到野外的河流、堰塘、水库、沟渠等水域游泳、戏水消暑时,一旦误入深水区,极易导致溺水事故发生。

拒绝野泳,预防溺水,关乎每个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进入暑期,防溺水安全学习宣传教育要更加重视起来,每个人心中都要竖起一道“防水墙”,各方都要负起责任。尤其对于青少年,家长要切实负起监护责任,相关部门则应该在一些水库、野塘设置围挡措施,明确禁止游泳,安排专人负责巡视。尤其在节假日期间,更要加大巡逻力度,及时制止玩水行为。

发生溺水时,如何自救?

1.落水后要保持镇静,举手挣扎会使人下沉。如果周边有人,可以大声呼救。

2.发生呛水时,让自己的头部尽量往后靠,使鼻部显露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这样人可以浮起。等气顺了,可以等人来救,或等恢复体力后再慢慢向岸边游去。

3.溺水者可以采取“水母漂”的姿态以节省体力。“水母漂”即头缩,双手抱膝,膝靠着胸,就可以像水母一样漂起来。要换气时,双脚慢踢,双手向前,头抬起来换气,换完再缩回去。

4.如有抽筋,用手将抽筋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缓解。

责任编辑:王琳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