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秀芳:7年等待只为这一天

本报讯(记者 茅猛科 通讯员 徐冬阳) “一想到即将捐献骨髓,能够挽救他人的性命,我就很兴奋。”27日,在开发区迎春路一房产中介店里,俞秀芳笑着对记者说,“等待了整整7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刻,真是太幸运了。”

俞秀芳今年43岁,是齐梁义工社一名管理人员。谈起骨髓捐献一事,俞秀芳告诉记者,这还得从7年前的一次献血说起。2015年6月14日,齐梁义工社组织义工在八佰伴献血车开展集体献血活动。“当时,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事宜,并询问是否有人愿意在协议书上签字,我和其他几位义工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俞秀芳说,“当时觉得无所谓,如果真能够帮助到他人,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许当时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个概念是模糊的,但是俞秀芳清楚地知道这是拯救他人生命的善行义举,为何不为?于是,从那时起,“俞秀芳”这个名字便被光荣录入了中华骨髓捐献资料库,成为众多无偿捐献者中的一员。

去年7月,俞秀芳正在外地旅游时,接到了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告诉她血样初步和一个血液病人配型成功,并询问她的捐献意愿时,俞秀芳当即肯定答复:“当然愿意了,我等了这么多年,既然点燃了他人希望之灯,就不能因为我的原因让它熄灭。”然而,俞秀芳却没能接到高分辨配型的电话通知,一度让她很是遗憾。今年4月上旬,俞秀芳再次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通知,告诉她和一个血液病人初配成功,并于4月12日抽血进行高分辨配型。5月上旬,红十字会传来消息,高分辨配型成功。5月11日,俞秀芳去镇江四院进行了体检,结果凝血四项和尿常规不合格。“当时,我觉得如果是因为这两项不是很重要的指标导致体检不合格,真的很可惜。”俞秀芳说,调理了10天左右,她再次对不合格项目进行了复查,最终成功通过了体检。

“接下来,就是等待最后的捐献。”俞秀芳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内,她会好好调理身体,注意饮食,不熬夜,适当运动,争取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以完成最后的骨髓捐献。“虽然不知道受捐方的身份信息,但我希望他或是她能够健康生活下去。”俞秀芳说。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